第301章 三百零一 女人不能进祠堂

李谨承说装晕就装晕,吃了粒药,当即晕了过去。

内侍从前院走到后院也需要一盏茶的时间,等人到了,李谨承已陷入昏迷中。

林识意倒也大气,将人带入榻前,低语解释:“清晨起喝了药,便睡下了,方才唤了两声,殿下没有醒来,劳烦告诉陛下一声,殿下昏睡未醒。”

内侍不死心,上前喊了两声,无人回应。

“如此,奴才便依据告诉陛下。”

人走了。

林识意目光追随出去,随后吩咐婢女:“快些收拾。”

西风抱着剑,站在身后,道:“王妃,为何不入宫去对峙呢。”

“你被狗咬了,会去咬狗吗?”林识意笑道,“真陆序索要的是人,不过拿我做借口罢了。陛下若息事宁人,让陆家改了族谱便是,为何要来找殿下呢。”

说白了,就是找麻烦罢了。

她抬手,整理衣襟,道:“正好,你随我去一趟陆家祠堂,将北风也带上。”

皇帝不做的事情,她来做。

西风立即应允:“是。”

这里是陆家祖宅,陆家族人也在附近,但李进谨承回来后,与族人关系不大好,族人畏惧他,故而鲜少来往。

他们不来,但是她得去。

临走时,一并带上了赵春月。

“去哪里?”赵春月疑惑。

“陆家祠堂。”

“去陆家干什么?”

“划名字。”

赵春月懵懂,到了陆家祠堂前才想起一件事,女人不能进祠堂。

她拉着林识意的手,“会被打出来的。”

“怕什么,西风北风在呢,谁敢动我们一根头发。”林识意拍拍她的手,吩咐西风:“叫门,一盏茶时间,没人开门就踹开门,北风,去找陆家族长。”

西风北风分头行动。

林识意站在门前等候,各族祠堂都是有人守候的,门外叫人,门内看了一眼,见是女人,挥手就要赶人。

西风快速伸手,捏住对方的脖颈,“开门,别让我捏死你。”

等陆家老族长赶来的时候,祠堂里已来了人,两人坐着,两人站着,且都是女人。

看到女人进来,老族长眼前一黑,林识意先开口:“我是晋王李谨承的妻子林识意。”

“晋王妃。”老族长眯了眯眼睛,对方来势汹汹,他只能先行礼。

林识意开门见山,“真的陆序已回京,怕是还未来祠堂证明身份,他不来也无妨,我来。还请族长将我名字从陆家族谱中划去。”

去岁,嫁给陆序,族内添名,陆序之侧,便是她林识意。

但如今李谨承恢复身份,真陆序以此为要挟,那就只能先让族长划名。

族长听闻此事,也是一惊,道:“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族长不悦,道:“晋王妃派人说一声便是,不必亲自过来。”

“那您现在办。”林识意无意与他掰扯,只要划了名字便是。

老族长叹气,道:“王妃不该入我陆家祠堂。”

“非我要入,而是如今的真陆序觉得我是他的妻子。”林识意莞尔,“不得不来一趟,不得不看着您将名字划除。”

老族长年岁大了,闻言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半晌没有说话。

“老族长,现在可办?”

“可办。”

老族长也是害怕,晋王不好惹,晋王妃也不好惹,陆家与两人撇清关系,倒也是好事。

老族人亲自去取族谱,上香祭告,开族谱,又唤人来见证,最后一步,才用笔划名。

一番布置下来,竟花了大半日的时间,直到黄昏,才成功。

林识意自然要感谢老族长,解决这件事。

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真陆序以此为要挟,不过是想让晋王难堪罢了。

回到陆宅,门口停了辆马车,她走下车,对方马车车帘撩了起来,她看过去,恰是搅事的真陆序。

她停了下来,往车里看过去,对方也在等她。

“我从陆家祠堂而来,我的名字已从族谱划去了,别闹了。”

“林姑娘,我觉得你……”他顿了顿,未曾受伤的侧脸对着林识意,下颚弧度也是优美,他继续说:“你跟着晋王,担惊受怕,不如嫁给我。”

“晚了,我已嫁给晋王殿下,是他的晋王妃。”林识意故作叹气,“你利用我来对付晋王,也不算好人。我呢,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也忙你的事情,别拉着我,很恶心。”

“林识意,晋王出身卑贱,不得陛下喜欢。”

“那又如何,我已经嫁给他了,无法和离,只能认命,我们明日就搬走,宅子还给你。我不欠你的,晋王也不欠你的。欠你的人是大和尚,我将人送到你跟前,你都没本事杀了。”

提及大和尚,真陆序眼神闪过恨意,神色阴鸷,眼看着要发怒,林识意提醒他,“我给你机会,如今你该自己想办法杀了他,至于怎么做,我不管,但别惹我。”

“你怎么对晋王,是你们男人之间的事情,别将无辜的女人拉进来,若我知晓了,陆序,我会第一个弄死你。”

说完,她蹁跹转身,提起裙摆,拾阶而上。

他看着台阶上的背影,柔软的肩膀散着不同寻常的毅力,如同雨后春竹,看似不起眼,却在疯狂地生长。

他屏住呼吸,眼中的恨意几乎将他吞噬。

****

回到卧房,李谨承坐在廊下与下属说话,见人回来,摆摆手,下属低头离开。

林识意入内更衣,换了身衣裳再出来。

李谨承托腮看着她,“去哪里了?”

“陆家祠堂,划了我的名字。”林识意跟着坐下来,望向李谨承:“你在干什么?”

“自然做我的事,你可知今日陛下如何解决的?”李谨承眉眼锐利,说话时眉梢动了动,掀起风雨。

林识意被勾起了兴趣,“看来他的安排,不合你意,他总不至于将自己的儿媳判给旁人?”

皇帝如果这么做,就不是一家之事。

文人雅士怕是要戳烂他的脊梁骨,满殿朝臣也不是被捂住嘴的哑巴了。

李谨承反而露出了笑容,好整以暇地看着:“你猜猜。”

“我不猜,说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