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作品
第四百零一章 不懂神学的天兄
一直到东汉末年,朝野流行的各种家学之中,可以归入儒家的都没有过半。比如诸葛亮,虽然后来被人们称为儒将,但他的家学是申韩之学。所以,诸葛亮很长时间只入武庙,而稍晚的杜预,则文武两庙都入了。因为诸葛亮确实没有多少儒家经学上的贡献——他就不是学这个的……
身处竹简时代,还沿袭着战国军事遗风的汉朝,都只管到这个程度,后世的朝廷就更加管不住了。哪怕唐宋之后,民间的学说也往往就是换了个儒家皮,各种“儒家”之间的差别,能比当年儒道的差距还大,让他独尊儒术,他都不知道尊哪个儒。
而随着书写介质的提升,朝廷对思想的管理能力是不断下降的。另一方面,纵观塞里斯历史,越是后来的朝代,其实越是“宽仁”,哪怕那些出了名的残暴时代,其实也是和近期对比,或者是离得近、资料多,才出名的。
西汉时,朝廷每年能处决总人口的将近千分之一,这才叫严刑峻法;而曹丕上台时,为了压制民间反抗,官府每年要处理上万件因言获罪的案例,乾隆见了都得给他磕两个头。
很显然,两千年历史根本不是王朝的简单重复,反而有着十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在整体环境的变化面前,哪怕清朝这样的政权,也必须收敛自己的行为,才能维持统治。这些朝廷,也是没有能力去管控思想,只能吓唬下大家,让人们不再公开讨论而已。
所以,思想是否开明,是否统一,朝廷本身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大部分时间,朝廷是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做的——信息时代的国家都管不住,古典王朝哪有这本事。
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看,秩序崩坏的结果,并不是百家争鸣,而是群魔乱舞。
好在,因为紫帐汗国本身文化水平一般,导致它对于已有文化的破坏性也很弱,所以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问题。等后来反应过来,也一直保持着鼓励融合、扶持罗马文化的立场。这方面的收效,也是很明显的。
当然,这种结果也是两面的。希腊人开始琢磨哲学思想,自然会把自认为好的一面留下来,并且试图发扬光大。qQxδnew.net
而且,因为他们的体系真的很完善,所以郭康也没法简单地就说动他们。而且人家真的是认为,自己在全心全意为了罗马的未来考虑——不那么忠诚的人,也不会这么固执了。
身处竹简时代,还沿袭着战国军事遗风的汉朝,都只管到这个程度,后世的朝廷就更加管不住了。哪怕唐宋之后,民间的学说也往往就是换了个儒家皮,各种“儒家”之间的差别,能比当年儒道的差距还大,让他独尊儒术,他都不知道尊哪个儒。
而随着书写介质的提升,朝廷对思想的管理能力是不断下降的。另一方面,纵观塞里斯历史,越是后来的朝代,其实越是“宽仁”,哪怕那些出了名的残暴时代,其实也是和近期对比,或者是离得近、资料多,才出名的。
西汉时,朝廷每年能处决总人口的将近千分之一,这才叫严刑峻法;而曹丕上台时,为了压制民间反抗,官府每年要处理上万件因言获罪的案例,乾隆见了都得给他磕两个头。
很显然,两千年历史根本不是王朝的简单重复,反而有着十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在整体环境的变化面前,哪怕清朝这样的政权,也必须收敛自己的行为,才能维持统治。这些朝廷,也是没有能力去管控思想,只能吓唬下大家,让人们不再公开讨论而已。
所以,思想是否开明,是否统一,朝廷本身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大部分时间,朝廷是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做的——信息时代的国家都管不住,古典王朝哪有这本事。
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看,秩序崩坏的结果,并不是百家争鸣,而是群魔乱舞。
好在,因为紫帐汗国本身文化水平一般,导致它对于已有文化的破坏性也很弱,所以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问题。等后来反应过来,也一直保持着鼓励融合、扶持罗马文化的立场。这方面的收效,也是很明显的。
当然,这种结果也是两面的。希腊人开始琢磨哲学思想,自然会把自认为好的一面留下来,并且试图发扬光大。qQxδnew.net
而且,因为他们的体系真的很完善,所以郭康也没法简单地就说动他们。而且人家真的是认为,自己在全心全意为了罗马的未来考虑——不那么忠诚的人,也不会这么固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