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什么时候合适?夜...
反正主子不好受,底下人也别想图轻省,老实在殿外站足了一晚,天亮嘴里起了老大两个口疮。
好在万岁爷行止如常,前一天的郁郁寡欢没有影响政事,照例召见了内阁,商讨秋后待办的事宜。
首先是处决金瑶袀,这事儿凉了有阵子了,内阁也怕上头消了火气,要改主意。于是存着心地敲缸沿:“金瑶袀虽罪孽深重,然新朝初建还是有功于朝廷的。皇上是旷古烁今第一仁君,若是看着老金往日的功勋……”
“功过便可以相抵?”皇帝幽幽反问,“他有功时,朕没有吝于恩赏,如今有罪,按律严惩,不应当吗?”
众人立时就明白了,低头应了声是,趁热打铁呈上了行刑的时日。
皇帝提笔蘸取朱砂,在奏疏上落了个“准”字。最后一笔写完,大学士们脸上方露出坦然的神情,可皇帝看着这些人,心下只觉好笑,一个个道貌岸然,铲除起异己,天下人本就是这样。也许相较于他们,自己更胜一筹,否则又如何得心应手地,令他们皆为他用。
不过这些内阁大学士也不是吃素的,话题调换过来,就该关心皇帝的私事了。
大学士们孜孜谏言:“今年秋选,应选的良家子年龄及籍贯,是否可以适当放宽?皇上春秋正盛,合该扩充后宫,绵延子嗣。目下只有中宫娘娘有孕,且是男是女还未有论断,于江山社稷来说,恐有不足。大邺朝几代帝王都是子嗣繁盛,便是高祖,也尚有三子两女,皇上……”
“阁老也说了,朕春秋正盛,难道还担心子嗣艰难么?朕记得高祖不兴后宫,唯有皇后一人,只要人选合适,生儿育女自然水到渠成,朕都不急,阁老们又何必杞人忧天呢。”他笑着说,“朕反倒觉得,秋选非但不该放宽,更该取缔。每三年春,设立一次大选就够了,别让那些姑娘把大好年华浪费在深宫中。她们每日盼着圣宠,朕大抵是要辜负的……对她们来说,实在不值得。”
他说到最后,难免会想起那个人,言辞间也带了几分柔软。弄得内阁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这样一位杀伐决断的帝王,怎么忽然变得优柔寡断起来。
可殿外伺候的章回明白其中缘由,转过头望向外面潇潇的长天,心下也拿捏不准,这件事到最后会如何收场。
殿内还在议政,喁喁的低语,后来听不真周了。待到阁老们从里头退出来,差不多将近午时了,康尔寿忙于送他们出去,章回便入内探看皇帝,一面留神询问:“万岁爷,这会儿传午膳么?”
皇帝没应他,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章回不由愁了眉,生怕他心绪颠倒,回头要作病。
正盘算着想个法子,把余夫人召进宫来,错眼见皇帝从南炕上下来了,寒着脸道:“替朕备马,朕要出宫一趟。”
这一趟预备上哪儿去,还用问吗!
章回只得壮胆拦阻,“万岁爷,这青天白日的,您去不合适。”
皇帝蹙眉问他:“什么时候合适?夜深人静的时候?”
已然到了这个地步,阻止也没用了,章回思忖了下道:“余夫人已经嫁为人妇了,您这么光明正大见一个闺阁妇人,传扬出去不好听。必要的时候还是得遮掩遮掩,不单为着您,也是为着余夫人的名声。”
皇帝站在那里,极力压制住立时就出宫的念头,咬牙说好,“那就再等等,等到太阳落山。”
可是这盛夏的白昼,似乎尤其漫长。他坐在窗前,看着院子里的树影慢慢偏移,总也等不着它投在东墙上。
好容易到了傍晚,天顶弥漫起厚厚的云层,前一刻还晚霞满天,后一刻太阳忽然不见了踪影。
天色暗下些什么,做些什么。但他就是有这强烈的渴望,想见到她,哪怕只是无言地对望,也要见到她。
可能真的疯魔了,但那又怎么样。这大邺的江山原本不是他的,最后不也落进了他手里吗,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吸口气,浑身都是痛点,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这几个时辰的。
终于夜一点点深了,换了身便服赶往东华门,门上早就停着一辆马车。他借着夜色掩护,默然坐进了车舆里。
马车跑动起来,车外刮起了风,伴着车轮滚滚向前,风声有渐大的趋势。
天地间好黑啊,车辕上挂着灯笼,蜡烛在风间摇曳,火旗噗噗地,随时有熄灭的风险。
还好离得不远,马车不久抵达了白帽胡同。为了避嫌,找了个小岔路,挨着墙根儿暂时停靠下来。
然而忽来一阵近乡情怯,分明离得很近了,不知为什么又犹豫起来。皇帝坐在车内,心头七上八下,万般不是滋味。
章回看得出他的彷徨,向内回禀:“爷稍待,奴婢去门上传话。反正已经来了,无论如何要见一见。”
车厢内悬着的一盏小灯晃悠着,照亮皇帝的眉眼,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无声地点了点头。
章回跳下马车,压着帽子往余府大门上去。走上一程回头望,车舆内的灯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只余车辕前挑着的一盏灯,无力地散发着微芒。
作者有话要说
汪轸吓得缩脖儿,“师父,万岁爷着恼了。”
章回顾不上别的,忙捡起香囊追赶,边走边吩咐:“就照你说的,上白帽胡同探探去,看看余夫人在忙些什么。后半段话说说就完了,万岁爷不松口,你把人往哪儿领呀。”
汪轸说是,顿住了步子恭送皇帝走远,这才一溜烟地跑出保泰门,直奔白帽胡同。
可到了余府前,大门半阖着,只有一个小厮在门前清扫台阶。
汪轸上前问话:“大白晌儿的,府里夫人们都歇觉了吗?怎么门庭看上去冷冷清清的呀?”
扫地的小厮嘴里“嘶”了声,“瞎打听什么……”回头一看,发现来人是太监打扮,赶紧换了话风,“哎哟,恕我糊涂,没瞧见是您,实在对不住。中贵人这是领了差事来的?要见我们老夫人吗?”
汪轸在外头充人形儿,挺起胸膛道:“奉了太后老祖宗的令儿,听说你们少夫人才失了怙恃,边朝门里探看,“少夫人这会子在吗?正歇着吧?”
小厮说不是,“才刚和我们老夫人出门,上善果寺看大和尚晒经去了。”
汪轸“啊”了声,“原来不在家……晒经有什么好看的,顶着这么大的日头。”
小厮道:“不光晒经,还看洗象,逛庙会。横竖今儿善果寺热闹着呢,也是因着我们少夫人心境儿不佳,老夫人带着出去散散,下半晌就回来了。”
汪轸茫然眨着眼睛,“哦,是这么回事儿……”
小厮说:“要不您进来坐会儿?要是得闲,等我们夫人回来也成啊。”
汪轸摆了摆手,“不了,那得等到多早晚,我还得回去复命呢。”
从余家辞出来,匆匆赶回养心殿。老远看见章回在廊下站着,忙叫了声师父,就要回禀探来的消息。
结果章回朝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他蹦到嘴边的话只得又咽了回去。
章回探头朝东暖阁张望,皇帝这会儿召见了内阁的官员,正商议科举改制的事儿。大学士们娓娓谈论自己的见解,皇帝松散地倚着引枕,含笑听他们分辩。那种政务方面游刃有余的闲适模样,实在很难和先前养性殿的色变联系起来。
所以帝王就是帝王,个人的情绪起伏,绝不累及朝堂社稷。在臣僚们面前,他依旧是江山在握,雄才大略的九五之尊。
廊子上不便说话,章回招了招手,把汪轸带到了西边三希堂外,“怎么个说法?探明白没有?”
汪轸踮起脚尖,凑到了章回耳边,“师父,余夫人和老夫人上善果寺散心去啦,不在府里。”
章回沉默着点点头,心里琢磨,是不是该把这事儿回禀上去。
眼下内阁正议政,万岁爷心空如洗,等回头人一散,怕是又要不自在起来。
要说这小余夫人,也着实是难,夹在余大人和万岁爷之间,怎么自处都不好。应准了这头,那头又起变化,这头不好交代,那头又得罪不起,叫这小小的姑娘怎么应付才好!
章回掖着袖子嗟叹,情这事儿就像一团麻,揉搓一番,更解不开了。不说那些全须全尾的贵人们,就说廊下家那几个有权的老公,还为着一个宫女吃味儿打架呢。可见七情六欲跟前,众生平等。
可气就可气在晚了一步,要是没有金娘娘在里头瞎搅合,魏姑娘这会儿应当到了御前了。御前的女官,干什么都顺理成章,也免于他们这些人跟着忙活,见天地操心万岁爷情感上那点事儿。
偏头听,东暖阁内君臣相谈甚欢,甚至传出了皇帝轻快的笑声,“这个主张好得很,朕看可行……”
又是一盏茶工夫,内阁大学士们络绎从阁子里退出来。章回忙上前相送,把人都送出了养心门,待踅身退回暖阁门前,见皇帝依旧在南炕上坐着,正低头翻阅手上的折子。神色倒是很寻常,恍惚让人以为之前的种种已经揭过了,大家可以不必惊惶了。
但等他抬起眼,那阴沉的眼神透出肃杀之气,章回就知道这事儿没完。
恰巧敬事房的太监顶着大银盘进来,想是今儿又得了哪位娘娘的好处,脸上的褶子里都带着笑意。迈着鹤步,一走脑袋上的红花儿一颤,到了暖阁门前叫了声“万岁爷”,照着祖宗规矩膝行上前,等皇帝挑选侍寝的名牌。
结果皇帝连看都没看一眼,散淡地说“去”。戴着红花儿的太监朝上觑了觑,心道这都三个月没翻牌了,间隔得比以往任何一回都要长。
也就是撤得慢了点儿,皇帝的视线调转过来,落在他鬓边别的红花上,一股无名的怒火升腾起来,“把花摘了!往后再这个鬼模样,脑袋也一并摘了吧。”
这下可把人吓坏了,跪在地上的敬事房太监手忙脚乱扯下帽檐的花,又手忙脚乱退出来,看见章回,咧着嘴直吐舌头。
章回抬抬下巴,示意他别磨蹭了,赶紧退下。自己趋身到了南炕前,小心翼翼道:“主子,奴婢自作主张,派汪轸上白帽胡同去了一趟。余夫人没在家,说是陪着老夫人去善果寺进香了。您瞧,既做了人家的媳妇,就得在婆母跟前尽孝,这事儿实在怨不得她。”
皇帝蹙了眉,很不耐烦的样子,“朕让你打听了吗?她在忙些什么,和朕有什么关系?”
章回不由讪讪,他们这些御前的太监,委实是提着头办差。就算揣摩透了上头的心思,上头但凡面子上下不来,照样要吃挂落儿。
“奴婢妄揣圣意了,奴婢该死。奴婢只是觉得余夫人也怪不容易的,替她向万岁爷辩解两句,万岁爷要是不爱听,那奴婢就不说了。”章回言罢,还是壮起胆儿,把捡回来的香囊又奉到了炕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