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回京
写奏章的时候可以翻账本,在官家面前可没有账本可翻。
苏家这小子在他们面前能做到这种程度,即便是提前有准备也很难得。
先前他们还怀疑会不会是许遵给这小子打掩护,现在看来,登州治理成现在这样俩人谁的功劳更大还不好说。
赵曙问的差不多了,让内侍将东西都收起来,然后笑眯眯的问道,“众卿感觉如何?”
闻弦歌而知雅意,皇帝都这么问了,在场的众臣说出来的当然都是好话,夸就完事儿了。
苏子安这个通判当的的确出彩,多夸他几句不违心。
怎么说呢,不愧是大宋的文臣,骂人的时候引经据典不露脏字将人骂的找不着北,夸人的时候各种溢美之词轮番上阵同样让人找不着北。
连苏景殊都听的脸红,可见杀伤力有多大。
述职汇报圆满完成,
苏景殊接下来的官职也定了下来。
殿中丞,直集贤院,同判司农寺事。
第一个是官名,用来发俸禄用的。
第二个是职位,从四品,出门炫耀用的。
第三个是差遣,也就是他具体要干的活儿。
乱七八糟的,要不是已经习惯了大宋就奇奇怪怪的官僚体制,只名字后面那一串官名都能看的头晕脑胀。
升官不是皇帝一拍脑门就能定下来的事情,以他在登州的政绩回京后升官很正常,就算吏部也不能给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他穿小鞋。
当然,吏部的大人们还是很负责的,肯定不会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就是了。
殿前奏对结束,大臣们各自散去,苏景殊没有直接离开,而是跟着内侍去御书房和官家继续唠。
哦,还要加上对捧哏非常感兴趣的太子殿下。
刚才人多要保持形象,私底下没那么多人也不用那么端着,官家脸上荡开笑容,“两年未见,子安又长高了。”
苏景殊下意识抬头看天花板,确定自己没有冲破房顶的可能性才讪讪回道,“谢官家夸奖。”
说他长高了也是在夸他,没长高的还听不上这话呢。
他大宋巨人苏小郎,今天也是又长高了的一天。
太子殿下搞不懂为什么长辈们见面都喜欢说“长高了”,他们子安才多大,出去历练两年会长个儿很正常,个头不长了才让人心焦。
苏家一家子都是蜀中少有的大高个,他们子安是个小矮子还能得了?
爹爹明明还年轻着,怎么现在说话老气横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爷爷在夸他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小孙孙。
官家无奈的瞥了儿子一眼,无视臭小子的打岔继续和他的状元郎说话。
这次不光是政事,还有那些海外来的良种,以及唠家常。
在登州过的怎么样呀?刚去的时候有没有地方官难为呀?吃的习不习惯?住的习不习惯?闲暇无事的时候是不是哪儿有好吃的往哪儿钻?
苏景殊:……
和他娘问的问题差不多。
在登州过的很好,只有他找别人的茬,别人没本事找他的茬。
刚过去的时候没有地方官难为他,都是他在难为地方官。
吃的很习惯,登州靠海吃海,境内还有不少山头,山货海货都齐全,饮食水平不比京城差。
住的也很习惯,太好的房子他住着心里不踏实,程元留下来的豪华版官衙被他改成了官学,他在州衙附近租了个大宅子,太子殿下之前就和他住一块儿,条件也不算太差。
他就差把艰苦朴素四个字写在脸上了,官家不用担心。
至于哪儿有好吃的就往哪儿钻……人活着总得有点爱好,他是大吃货国走出来的小吃货,要是不知道登州有那些有好吃好玩的特色还怎么给亲朋好友写信拉仇恨?
那什么,官家,话题跨度有点大,咱是不是得拉回来点儿?
事实证明,苏小郎和赵大郎凑到一起正经不了一点儿,旁边再有个纵容他们的老父亲,别说是御书房,就是金銮殿都能变成他苏小郎的说书现场。
作者有话要说
小小苏(清清嗓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
感谢在2024-07-1618:05:05~2024-07-1710:53: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yz27瓶;米虫25瓶;木锦20瓶;涵涵10瓶;流沙、668180442瓶;番茄炒鸡蛋、南音、游云不知归、我在坑里,不在坑外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