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狄青》
不然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完全没道理啊!
庞太师人在旁边站祸从天上来,听了公主的话无奈笑笑,只当什么都没听到。
他侄子多大本事他知道,当个副帅就顶天了,将才帅才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让他听命打仗可以,让他指挥作战还是别了。
狄青这样的天生帅才难得一见,既然有幸出现在他们身边那就得好好用,不然将来后悔都没地方哭。
大宋看着承平日久,实际上内忧外患一个不缺,西北边关没有狄青,西夏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老实。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西夏的局面一年不如一年,形势越差越要对外发兵,大宋就是他们转移内部纷争的靶子。
汉人守礼,党项人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只管眼前的利益。
乐平公主脾气上来谁拦都拦不住,直接指着文彦博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官家像模像样的拦了两下,
直到文彦博被骂的快要厥过去才喊人过来把公主请下去。
骂两句出出气得了,虽然文相公在狄青的事情上是头倔驴,但是他也不是针对狄青一个,而是平等的针对所有武将。
除了在重文轻武上离谱了点儿,其他时候的文相公还是挺能干的,别真把人骂出好歹来。
乐平公主才不管那么多,文彦博看武将不顺眼,她还看这老家伙不顺眼呢,“姓文的,本宫好不容易找到个看得过去的如意郎君,这门亲事要是被你搅和黄了,本宫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笔%趣阁小说)_[(.net)]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et)”
她都那么大岁数了,找个伴儿而已她容易吗?
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只要她在一天,谁都别想往狄青身上扣屎盆子。
狄青真要出什么事,她天天跑去文彦博家门口骂街,反正她不嫌丢人,文相公要是也不嫌丢人大可以继续迫害狄青,大不了最后两败俱伤。
她不好活谁都别想好过!
宫人连拖带拽将乐平公主拉出去,拉走之后好一会儿还能听到从外面传来的骂声。
文彦博气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韩琦富弼一左一右扶住气的不轻的同僚,“文相公,公主年轻气盛,相公当着公主的面说狄青有叛国通敌之嫌,公主生气也可以理解。”
皇帝也像模像样的劝道,“乐平姑母脾气大不是一天两天了,文相公应该知道才对。宰相肚里能撑船,文相公莫要和她一般计较。”
庞太师本来也想劝来着,但是公主刚才提了他一句,他怕他开口再被文彦博这个小心眼的觉得是在讽刺,想了想还是闭嘴别说了。
经过乐平公主一闹,文彦博也没法再咬死狄青叛国,皇帝顺势将案子交给开封府和刑部、大理寺共同处理,都察院和宗正寺从旁协助,若有必要,皇城司和三衙禁军也听从他们调遣。
官家说完之后直接离开,看着像是去追乐平公主,实际是为了什么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
韩琦和富弼扶着文彦博出去,顺便和他好好聊聊这件案子。
常言道卸磨才杀驴,现在西北的战事还没有停,这时候把狄青害死谁来主持西北大局?
文相公这下手下的未免太早,不妥不妥,说真的,文相公再这么纠缠下去,大家伙儿真该觉得和西夏有勾结的不是狄青而是另有其人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家狄青又没做错什么,干什么非要把人打压到泥里不可?
狄青以前在韩琦手下待过,韩相公对这个难得一见的将才很是喜欢,奇才可遇不可求,大宋的军队弱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来个能打胜仗的将军,说什么也不能毁在他们自己人手上。
文彦博满脸通红,“韩相公慎言!”
他文彦博一生光明磊落,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宋,怎会私通西夏陷害忠良?
韩琦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狄青也是光明磊落,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宋,他也不会私通西夏。这个案子开封府、刑部、大理寺几个衙门共同去办,文相公放心,如果朝中真的有通敌叛国之人,包大人和何尚书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上次揪出来的是私通辽国的,这次轮到西夏,哪个都别想逃。
国之肱骨结伴离开,何尚书越想越觉得事情难办,索性直接和包拯一起去开封府细细商谈。
证明狄青是清白的很简单,找出真凶却不容易。
只要凶手接下来不再动手,他们甚至连查都不知道往哪儿查。
虽然文相公在狄青的事情上跟失了智一样,
但是他们也可以确定不是文相公干的,此案的幕后主使者另有其人。
那幕后主使也真是的,要陷害就好好的陷害,现在这弄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陷害,他到底是想害狄青还是不想害狄青?
等会儿,幕后主使该不会是冲着文相公来的吧?
何尚书越想越有可能,文相公为了打压武将已经开始钻牛角尖,他再这么蛮不讲理下去,天下人只会可怜狄青被他盯上反过来觉得他是个陷害忠良的奸佞。
文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名声!
文相公要是因此坏了名声,再想把名声经营起来就难了。
何烈表情一肃,下了马车立刻去找包拯说他的猜测。
他觉得他们不光要从看不惯狄将军的人身上下手,还要想想文相公的政敌,除了西夏人之外,朝中有既看不惯狄将军还看不惯文相公的人吗?
文相公看不惯武将,他身后的那些文臣自然站他那一边觉得不能让武将权势太大,看不惯狄将军的绝大部分都和文相公政见一致,而看不惯文相公的又很少要将武将打压到泥里。
何尚书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真凶是西夏人!
巧了,包拯也是这么想的。
这事儿八成和朝臣没有关系,单纯是西夏人的离间之计,架不住钩直饵咸朝中也非有人要上钩。
双方达成共识,开封府的衙役立刻出动去查城里最近来了哪些西夏商队,那些西夏商队又有没有异常的动向,着重去查和公主府将军府有关的动向。
京城里各方探子应有尽有,绝大部分都是扮成商队进城,开封府查这些熟练的不能再熟练。
何尚书摸摸胡子,“人活的久了,什么离谱的案子都能见着。”
包拯吩咐完事情,听到何烈这般感慨问道,“何大人最近还遇到了什么案子?”
“祥符县的案子,卷宗才送到刑部没多久,看的老夫不知道说什么好。”何尚书想起那个卷宗就直摇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今的读书人真是越来越不顾礼义廉耻,要是做了官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百姓。
何烈简单将案子讲给包拯听,说完之后继续感慨,“幸好祥符县令是个有本事的,换个不那么细致的官来审案,那颜生和柳小姐的性命就都保不住。”
一个冤死,一个殉情,留下真凶逍遥法外,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包拯听完也沉默了,开封府管的事情很多,但是教育方面的大头却有专门的衙门去管。
开封府附近什么时候出了那么离谱的风气?听着比裹脚缠足还要令人不适。
“祥符县令政绩颇好,如此人才不能埋没,老夫准备举荐他去提点刑狱司。”何尚书摇头晃脑,他其实还想让人到刑部来任职,但是官职太低的话是罚不是赏,官职太高的话资历又不够,还是得再历练几年才行。
包拯点点头,“刑狱不可轻忽,需得有心思细致方能不出冤假错案。”
祥符县令,他没有记错的话,祥符县令苏涣好像是苏家小郎的伯父。
前些天去中牟县办案的时候公孙先生提过,景哥儿要去祥符县探亲,怕祥符县和中牟县一样藏污纳垢,去之前特意打听了一番祥符县的情况如何。
只能说幸好祥符县令不是李城南。
包大人感慨了几句,送走何尚书后喊来公孙策和展昭,“展护卫,将军府已由禁军看管起来,稍后你代本官给狄将军传个话,清者自清,
此案开封府必还他清白。”
展昭抱拳领命,“属下这就去将军府。”
包拯摆摆手让他快去快回,然后摇头叹道,“西夏不足为惧,我担心的是文相公那里。”
本朝没有文武相争,因为武将从开国以来就被打压,如今狄青手握重兵位高权重,朝中有人怕他生出异心也可以理解。
问题是正常防范已经足够,何必非要无罪硬说有?
公孙策温声问道,“大人,官家的态度如何?”
包拯双手负后,“官家愿意让狄将军娶乐平公主已经表明态度,奈何朝中有些人非要闭上眼睛看不到。”
公孙策摇摇头没有说话,包大人没有明说他也能猜出来非要闭上眼睛当看不到的是谁。
当今圣上看着和仁宗皇帝一样好脾气,内里却是个有主意的,此事之后政事堂怕是要动一动。
将军府的命案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消息灵通的太学也在讨论。
朝中大臣因为立场还能吵个有来有回,街头巷尾和大小学堂也在吵,只是吵的和朝堂上略有不同。
所有人都觉得狄青不可能叛国,他们吵的是背后陷害狄大元帅的究竟是谁。
“明明文相公才是看狄将军最不顺眼的那个,狄青以前还在我爹手底下领过兵,他们凭什么说我爹是幕后真凶?”庞小公子拍桌怒道,恨不得把那些胡说八道的家伙全都打出京城,“我爹对朝廷忠心耿耿,庞迪姓庞怎么了?天底下姓庞的多了,难不成所有姓庞的犯了事儿都能怪到我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