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亚当呀 作品

第262章 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同胞

 “我包圆了!!” 

 李爱国二话不说,拍着胸口就保证:“姜小姐放心,我绝对不让金陵的战士们饿着肚子!” 

 “他们为丹徒的人民战斗,人民一定会让大家吃饱!” 

 李爱国说这话的时候,十分有底气。 

 从这句话里,姜孝慈基本可以分析出丹徒的物资储备能力极为强大。 

 毕竟丹徒城虽然缺少战斗人员,但幸存者的数量依旧不少,这些人的天赋既然不是战斗类、那必定就会出现大量的物资生产类天赋。 

 此消彼长之下,丹徒的物资供给能力恐怕要远胜于金陵和新昌。 

 “李先生的慷慨,让我十分开心。” 

 姜孝慈笑眯眯的说道:“现在,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人口详细调整的工作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双方基于战略合作的立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换了一些必要且重要的城市情报消息。 

 李爱国在与姜孝慈的不断对话中,也渐渐了解金陵制度的完善和庞大实力。 

 金陵从管理、军事、人口安排、科研发展、抗灾应急等领域都有妥善的安排和不错的成果,可以说是一个全方面发展的末日城市,出色完成了【抵抗末日】和【体系重建】的基本救灾任务。 

 而相比较之下,丹徒就显得散漫许多了,没有正规的军事队伍、也缺乏自运行的抗灾救援机制。 

 整个丹徒城的日常管理,多是依靠以城区-街道-小区的分散式管理。 

 各小区成员选举大家信得过的优秀幸存者来负责自已区域的末日安全问题,各自地区的末日治安、人口管理都由各自街区和小区自已负责。 

 而指挥员本身,在丹徒城更像是一个制度上的象征,是名义上总调度者,但缺乏强制性的控制权。 

 当然,这并非是李爱国原本就散漫,而是丹徒城实在搞不起来集权管理,整个丹徒连一支正规军都汇聚不出来,李爱国就算强行管制也缺乏武力威慑的手段。 

 至于丹徒城的生存物资方面,这一点完全不在城市管理的考虑范围之内。 

 根据李爱国所说,丹徒城的十个幸存者里,就有七八个人的天赋是生产物资相关的类型。 

 丹徒城的幸存者从第一次末日灾难开始,就没有吃饭喝水这方面的生存困境,他们最大的烦恼就是不耐储的食物发霉后到底丢在哪里? 

 各小区管理者每天最头疼的就是,昨天刚收拾干净的街道,一晚上的功夫又被大家堆积了大量腐烂食物。 

 丹徒的食物完全吃不完!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丹徒城因为必要生存物资缺少而死的人,极少! 

 丹徒城比起金陵而言,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活下来的人口比例更多,全城幸存者粗略估计有超过18万人。 

 如果算上大家各自的人才单位,这个数量可能会更多! 

 至于为什么是粗略估计...因为李爱国压根没有进行全城幸存者的人口普查工作,全凭自已对丹徒城的了解进行粗略估算。 

 而经过姜孝慈的进一步了解,预估这18万人里,排除纯后勤生产天赋者的数量之外,仅剩下不到3万人的天赋者可用。 

 这些天赋者分布全城各个地方,天赋能力大都千奇百怪,勉强能具有一定的反击能力,也是丹徒城对抗外部威胁的主要力量。 

 这也导致第三末日的出现,对于丹徒而言反倒是利大于弊,不然他们早就被广陵攻破,根本等不到苏易派人前来。 

 三万人的可用力量不算太多,就算加上丹徒城内部的人才单位,这股可利用的人数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这还是姜孝慈高估之后的数量,毕竟丹徒城的人才单位也极少有纯粹的战斗类人才。 

 “新的支援队伍由于数量较多,赶到丹徒的行程时间将被控制在48小时之内。” 

 姜孝慈顿了顿,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希望我们暂时不考虑广陵的战略计划,而是先做好丹徒城内部的应对工作。” 

 “只有城内幸存者有觉悟的团结起来抵御广陵,

才能确保之后的战略行为的可靠性和成功率,李先生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