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买买买
钱悦不好意思道,“我家的小阿念刚出生不到一个月,没有奶吃,成天喝米汤,我就想着从哪弄一头下奶的母羊来,不仅小阿念能喝,山儿他们也能喝。”
陈阿婶是个热心肠的,“原来是这样,那这样吧,我明儿个替你去问问,要是有,我还能讲讲价。” 钱悦不想无端麻烦人家,“您不是还要去看您儿子吗?会不会太麻烦您了?其实我自己去也是一样的。” 陈阿婶摆摆手,“那可不成,去杏花村没有官道,得翻山过去,路难走不说,还不好找,你打小就没正经爬过山吧?正好我有个妹妹嫁到了杏花村,我去看看她,顺道就给你瞅瞅那羊。我今儿个就是给我儿子送点菜去,也没打算在那儿住,不耽误,正好这段时间地里没活儿,我啥事没有,闲人一个!” 钱悦只好答应了下来,这辈子钱悦确实没走过正经的山路,不过前世她也爬过景区的山,开发过的山都能要她半条命,这原生态的山简直不敢想象。 要不是大冬天绵水镇上没有卖羊的,钱悦是真不想麻烦旁人。 一行人就这么唠到了绵水镇,绵水镇不大,从镇这头走到那头走快些大概只要两刻钟,五里地左右。 绵水镇东面是富户、地位高的人住的地方。西面是普通老百姓住的,钱悦家之前住的房子就在西面。南面是卖一些鸡蛋、包子、猪肉等的小摊贩摆摊的地方。北面是卖牲畜、皮草什么的小摊摆摊的地方。 中间有一条南北通透的主街,主街西侧是医馆、酒楼、客栈等商铺,主街东侧是绣坊、杂货铺等,主街东侧的商铺后头就是二街,县衙、女学、绵水学院、镇远镖局就在二街上。 钱二旺赶着牛车从北镇口进绵水镇,沿途放下几人,然后从西镇口出去,到附近的码头拉货。 王阿婶去南面摆摊,陈阿婶去西面找大儿子,钱悦托钱二旺如果方便的话帮忙买一些鸡蛋,一百个上下,给了他一钱的碎银子,还有自己中午就回,让下午不用等她后便在主街下了车。 钱悦先是去绵水镇唯一一家绣坊,锦簇绣坊,老板姓方,今年二十几岁,钱悦交了四个精致的团扇,又拿了四个精致团扇的活儿,接过方大姐给的二两银子就走了。 钱悦绣团扇不需要自己出布料,都是绣坊给针给线给布料,钱悦只负责绣,挣个手工钱。 紧接着去杂货铺看看调味料,调味料一般就是那么几样,盐、油、醋、糖、酱、酱油、葱、姜、椒。 葱和姜钱悦家有种,不用买。官盐四十文一斤,每人每天只能买一斤,但考虑到冬日里路不好走,每年入冬时都会放宽到五斤。 钱悦考虑到过几日得腌酸菜,要用不少盐,而且冬天不定什么时候就大雪封路了。盐又不会坏,还是多买点,于是一口气买了五斤盐。 芝麻油120文一斤,芝麻油既可以吃,又可以用作灯油,钱悦要了两斤。 白醋三十文一斤,钱悦要了两斤。 白糖六十文一斤,钱悦要了两斤。 酱主要是大酱,钱家村家家户户都会做,钱悦自己家也会做。今年也做了很多,也就不买了。 酱油十五文一斤,钱悦买了八斤。 椒有花椒和胡椒。胡椒太贵了,一两要七八千文,所以杂货铺从不进胡椒。 花椒被磨成了花椒粉,一两十五文,钱悦要了八两。 给钱村长家还礼,起码得给一坛子酒。最便宜的五文一斤,最贵的三十文一斤。 钱悦选了三十文一斤的,一小坛子正好一斤,钱悦买了三斤。 一共九百五十文,钱悦拿出大概九钱的银角子和五十个铜板给了老板。 付钱的时候突然想到家里的草纸快用完了,没有草纸就得用竹片。又买了两百刀草纸,付了一两银子,让下午给送家去。 杂货铺的老板姓张,三十岁左右,做生意很和善,是以杂货铺生意不错。张老板看钱悦买的多,又送了一斤酱油和一刀草纸。 一顿操作下来卖绣品的二两银子就快花完了,张老板瞧见钱悦一脸肉疼的样子,玩笑道,“钱小姐刚搬回村,要添置的东西多着嘞!等日子过起来就好了。” 钱悦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有种钱不禁花的感觉。不算草纸和酒,那些调料便用去了八百多文,这还是钱悦收着买的,省着用也用不了两个月。 钱悦和钱山他们正在长身体,三不五时的总得吃顿肉,钱悦越算越心惊,光靠卖绣品好像承担不了这些开支。 钱悦不想再降低钱家的生活水准,那就得有另外的谋生手段,可一时半会儿的钱悦也没什么头绪,想着实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