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赫哲文化培训基地
“你不是大乌村的村书记,你得意个什么!搞不懂你了,动不动拿大乌村说话。”白米粒当即驳了她。
王兰香哼了一声,朝着朱书记和高乡长走去,到他们那边去搭话。
关于小乌村办了“赫哲文化培训基地”全县村书记群也炸开锅了,有王兰香这个活广播,只需到群里发一张图片,说上一句话,当即就有跟帖的。
“这?这是复制!复制大乌村的做法!”
“复制人家的东西,等于侵犯版权,要追究抄袭!”
@邱雅雅,“雅雅,有人侵犯你版权了!”
邱雅雅抛出个笑脸的表情包,“证明大乌村的做法是对的,有人学习是好事儿。以后,还要互相学习呢。”这次邱雅雅没落井下石讽刺碧波。
“我们的雅雅真是大方。”
“听说小乌村在大乌村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桦树皮画,鱼皮画,好几个项目呢。”
“八百个项目有啥用呢,看看最后有没有学员!人们打工的打工,打渔的打渔,干活的干活,谁有时间吹拉弹唱画画去。”
“对对,简直一肚子鲜花开不出来。”
......
还真让这些人猜中了。
培训基地成立起来,三个老师授课,鱼皮画由乌塔拉授课,鱼皮艺术和萨满舞蹈由葛晶莹,依玛堪由尤丽娅,三人的讲课费都不高,一节课300元,但是学员确实不多。
乌塔拉带了两个老年学员,教得有点没劲儿。只有等到周末,才多出两个中学生过来学。
跟尤丽娅学习依玛堪的只有一个未上学的小孩,跟带研究生一样。
葛晶莹又是鱼皮衣服,鱼皮画,鱼皮工艺品,相对学员多几个,加上萨满舞蹈,她有十个学员。
目前困境不是师资匮乏,而是学员匮乏。
一时间,碧波成了村里的笑话。
吴三贵冷笑着,“我就说嘛,谁能去学,简直是在浪费。”
二愣子也不理解,“碧波多余折腾这玩意,又蹦又跳,那几个老太太谁能蹦跳,年轻人都去打工赚钱了。她这个想法,不对。”
“没用。一点用没用。让我说。”赵四龇牙嘲讽着。
......
“百科全书,怎么办?没有学生来学,赫哲民族的语言再不传承下去,要遗失了。没有文字符号,就靠口口相传,办培训班培养大家的兴趣,爱上依玛堪,他们怎么就不能理解呢!”碧波站在走廊,望着下课也空荡荡的走廊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