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亿 作品

第245章 纳入三枚宝印(求全订!)

 好几个?


 李石放下平板,稍微重视了一点。


 拿着手机双手打字,问了一句:“上面写的要求很高啊,你确定你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蜜染:“不就是保养的特别好的四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嘛,我妈妈和我小嬢她们都符合要求啊,我们家的女人天生就抗衰老!(笑脸)”


 小嬢是小娘,也就是小婶婶的意思,也可以延伸为小舅妈,小姨妈,小姑妈,总而言之,就是是父母的妹妹之类。


 之前聊天,感觉这个蜜染的年龄应该很小,似乎涉世未深,但是看到这句话,从年龄上推断,如果连她小姑小姨都四五十岁了,又觉得她可能不止十八岁。


 李石打字:“真的吗,可不可以看看看照片?”


 蜜染:“不行哦,家里人的照片,不能随便发给别人看的,毕竟我们还不是特别熟。(呲牙)”


 李石不由笑了一下,也没在意。


 世上四五十岁容貌姣好且保养有度的妇人其实很多,少的,难找的是愿意让自己进行人体写生的。


 他本来就没对这个网友抱什么期待,相对而言,反而是对她的家乡,那个挨着哈萨克斯坦的边陲城市更感兴趣。


 聊了一会,他又联想到同在疆新省的和田地区。


 那地方以产和田美玉而闻名天下。


 “以后这些地方都要去转一转。”


 由和田玉,他又想起明天上午的拍卖会,这次德嘉的玉器金石文房艺观古拍卖会,是在一月十五号,也就是明天上午九点钟在香江举行。


 他找到周雅娟的微信,从聊天记录里找到拍品图录,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沿着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三件拍品。


 最重视的一件,自然是“清李鸿章自用‘仪斋老人‘’田黄印’”。


 这件拍品长2.6厘米,重12.3g,来源清晰,附带清末民国收藏家庞元济的藏盒,上有相应藏印,且有其对这方李鸿章旧用之印的评语:气息古厚、质温如油、田石佳品。


 拍卖方的估价是12000港币至25000港币。


 不过李石觉得,这方田黄虽然小,但它的拍卖应该会是这场拍卖会里竞争最激烈的拍品之一,估计最后成交价会远高于这个估价。


 李石对李鸿章这个多次出现在课本上的历史人物自然不陌生。


 这样一个清末时期大人物的自用印章,加上又有著名藏家的评语,李石觉得,其品质应该是有保障的。


 “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就拿下来。”


 一来作为未来兑换的样品,二来古董文物,除其身为宝石的价值外,自身还有另外的收藏。


 另外两件拍品,一个是清瑞兽钮“家承赐书”白芙蓉印,一个是清潜斋旧藏“惟断”昌化鸡血石印。


 这两块石印个头更大,但整体上的的品质,和那块田黄印不能比,不过李石仔细看过,它们某些部分的品质是非常不错的,比如那块鸡血石印,就有个别地方的血色特别鲜艳滋润,如果其余地方的血色也大多如这一处,那这块印章价值必然在百万以上。


 凌晨一点,李石搂着王悦兰柔软的身体,投在床上。


 女人不堪劳累,临睡前吃了些补药,此时已经进入梦乡。


 他望着二百七十度的超大落地窗,外面的夜色依旧通明。在城市灯火的遮掩下,这样躺着,很难欣赏到天空之上的星辰。


 不过没关系,李石有自己的星海。


 他唤出学习面板,注视着背景处那闪烁泯灭的星河,出了一会神,然后才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学习的进度上。


 那股要突破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但根据他以往得来的经验,离真正突破,还差着临门三脚的程度。


 “去京城,找秋叶迈第一脚。”


 “再去沪城,找吴媛迈第二脚。”


 “前面两脚肯定很顺利,关键是第三脚……先不管那么多,把前面两脚完成再说。”


 至于找四五十岁保养好的妇人人体写生,那只是他对学习过程的完美主义要求,和这三脚无关。


 按了一下床头一个按钮,窗帘自动缓缓拉上,隔绝屋内与外面城市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