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光年 作品

第89章:核心技术大突破!东亚怪物房懵了:华夏海军变了! (大章)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神色顿时略有些严肃。

 自从956e二次购买不了了之,莱蒙托夫心里还是很不爽的。

 好歹能卖个17、18亿美金,有了这笔费用,对于他们海军的困境也能缓解一些。

 眼下期望落空了。

 “将军,目前并没有任何关于他们新进展的消息!有情报显示,他们眼下正在大力发展经济,所以我怀疑,他们或许是单纯的没钱了!”

 “将军,我觉得这件事不像普希金说的这样!”

 “那你说是什么原因?你总不会想告诉我,他们海军攻克了现代化军舰的核心技术吧?”话语刚落,普希金自顾自的说道

:“这不可能!956e才去了多久,他们能有那么大收获?真当我们的反逆向工程是假的?”

 “再说了!”

 顿了顿,普希金又道。

 “屠格涅夫、科夫斯基他们在那边呆了好一阵子了,对方有没有新进展,他们还能一点发现都没有?总之,我是不相信的!或许,给他们个三五年时间,才有那么一点机会!”

 听普希金这么一说,其余几人也觉得有道理。

 如果他们再质疑这件事,就是怀疑自家海军的反逆向工程水平了,这是万万不行的。

 莱蒙托夫思索半响,也就没在纠缠这件事。

 “既然可以确定,那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话锋一转,他继续道。

 “目前中部地区局势不太平静,我们的老对手恐有大动作……”

 一听到事情和美丽国有关,在场众人顿时神情严肃起来。

 相比之下,当消息传到美丽国,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区区两艘956e,他们连正眼瞧一下的心情都没有。

 与此同时,远在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的张召新刚在一份报告上签完自己的名字,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来,海军在装备上也有了一些不小的变化。

 和去年比起来,明显能看到进步,这是好的开始。

 这时,另一位大校走了进来,说道。

 “召新,情况听说了么?”

 “这几天我都忙着审核咱新产出的装备,我就没离开咱论证研究中心半步!发生啥事了?”

 张召新满脸诧异,看对方的样子,似乎还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知道?”对方一脸惊诧道:“咱海军打了个大胜仗!”

 “啥?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跟你讲,就是上次练兵……”

 半响,当对方都讲完后,张召新面露震撼之色。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这里忙了好一阵子,居然收到了这么一个惊喜!

 “喜事!大喜事啊!”

 张召新喜形于色。

 身为海军大校的他,可早就盼着这一天呢。

 刚回到办公室,他连忙拿起电话打给了孙永国。

 “喂,永国同志啊,这么大的喜事你都不和我说一声啊。”

 “本来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大喜事,可后来听定平一说,我顿时觉得挺有道理的。”

 “定平说啥了?”

 张召新连忙问道。

 “定平说,这件事我们要习惯,以后这样的事情多着呢!我一想,有道理啊!”

 “我刚才还高兴了半天!瞧瞧定平这个格局,就是大!”

 张召新话语刚落,就听孙永国道。

 “召新同志,不说了,我这边还有事情要忙!”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张召新顿时满脸无奈。

 他还想多了解一下关于052b的事情,顺便了解一下对方最近有没有新进展的,结果电话就给挂了。

 他还记得元旦那天,自己接到电话直接从这里赶往北方海域军事基地给苏定平授衔的事情。

 仔细想了想,也好几个月没见到苏定平了。

 “罢了,抽空去看看他们!也好久没去了。”张召新自语。

 此刻,北方海域军事基地。

 孙永国、吕光军带着三个研究院所有研究员的详细资料,找到了苏定平。

 两人将厚厚三大摞资料放下,说道。

 “定平,资料都在这里。”

 “两位院长,你们随便坐,我看看资料。”

 说着,苏定平就拿起资料翻看了起来。

 三大研究院上上下下两三百号人。

 除了核心的军工专家之外,还有数量颇多的中、高级研究员。

 光看上面的资料苏定平就看出来,三大研究院确实集结了其他下属研究院最核心的研究员。放眼看去,一个初级研究员都没有。

 该抽调多少人呢?

 有一点苏定平心里清楚,肯定不能逮着一个研究院薅。

 一方面,这三大研究院也需要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大部分全抽调一个研究院,三位首长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里多少会有点舒服。凭什么他那边的研究院抽这么多人,我这边就抽几个?

 就在苏定平挑选人

员的时候,孙永国和吕光军的目光落在苏定平办公桌上的图纸上。

 “老吕,你看那个是不是近防炮?我离得远,看不大清。”孙永国小声问了一句。

 吕光军瞥了一眼,点了点头。

 孙永国恍然。

 他勉强看了个大概,但是相关数据看不太真切。

 本还想多看一眼,但想了想,没有苏定平的允许贸然看这些设计图纸也不太好,便收回了目光。

 似乎注意到了两人的小动作,苏定平道。

 “院长,没事的,随便看。”

 “这……这多不好。”

 设计图纸不能乱看的道理,孙永国还是知道的。

 “没事的,以后你们也会接触的,早点晚点都一样!”

 有了苏定平这句话,两人顿时心里一喜,连忙凑过去认真翻看了起来。

 孙永国拿起最上面那份近防炮图纸,凑近打量起来。

 也就看了几眼,他眉头顿时一挑。

 “嗯?老吕,我记得052b上的炮管是7根吧?”

 “是啊,怎么了?”

 “你看看这个1130近防炮。”

 吕光军凑上去扫了一眼,同样脸色微变。

 “这款近防炮的炮管增加到了11根?”

 “是的!”

 孙永国重重点了点头。

 “不仅是炮管,就连射速、射程、追踪目标数量也升级了!还有最重要的供弹系统,你看……”

 指着草图上的结构,孙永国道。

 “炮架两侧均布置了弹鼓,而且适配的弹药也变成了钨芯穿甲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嗯?高爆榴弹、半穿甲榴弹等也适用?”

 光听孙永国这么一说,吕光军都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他连忙仔细翻看着那些设计图。

 看完之后,他脸上不由得露出震撼。

 “1130近防炮居然能做到每分钟11000多发,相当于每秒就能射出超过160发炮弹!我的天,这是什么概念!”

 身为军工专家,他自然清楚,这在技术上是多么大的难点。

 052b上升级后的730近防炮已经很厉害了,可在1130近防炮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从7管上升到11管可不单单是增加了四根炮管这么简单,这涉及到了非常重要的技术革新!

 不仅整体炮架由四边形框架改为六边形框架,保证了射速提高后的射击精度,同样,供弹系统也做了升级。

 包括近防炮核心之一的火控雷达系统,也进行了重大升级!确保了1130近防炮的精度和反应速度。

 列装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度达到了每秒1000米!一旦命中,能对3马赫以下的超音速导弹形成有效的伤害。

 要知道,导弹速度越快,就具有越大的动能,一些寻常的穿甲弹就算命中了几发也不一定能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近防炮上弹药出膛时的动能尤为重要,对穿甲效果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