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发行报刊
“是,是这里吧?”袁师傅不敢置信地问。
他的大徒弟咽咽口水,揉了几次眼睛,才肯定道:“是这里,上面写的就是“袁氏印刷坊”,没有错!”
要在印刷坊里做学徒,第一件要会的事情就是识文断字,况且这是自己看了无数遍的几个字,自家的招牌,怎么可能会认错?
越走到里面,袁师傅就越害怕,其实整个房舍修的很朴实无华,看着就是用料扎实,没有什么华贵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只有一个字,大!整个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还分了不同的区域,有印刷区、校对区、烧制区、雕版区、晾晒区等等。
对,他们做印刷的时候,确实是需要这些区域,划分的是没有错,但是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地方啊!
这个作坊粗略过去一下,居然占地要十几亩,还不包括一些外围的区域、院子、门廊等等,甚至还有一个样品陈列馆,这不得光地皮就要二十多亩?
疯了吧?他们之前的“袁氏印刷坊”所有地方加在一起也就两亩多点,这是哪里来的败家子啊?!!
更何况,目前这么大、这么空旷的地方,就他们师徒四个人!
望着就摆了一个小房间的印刷器具,袁师傅陷入了沉思……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很弱小,很无助。
好在马上季方和就赶了过来,交代了秦修文的要求,又和袁师傅讨论出了最简单省钱的印刷方式,定下来先印多少份,采买多少纸张,给袁师傅定下任务后,袁师傅有了活干,这才心里稍微安定了一点。
可能就是个败家子吧!不管怎么说新东家也接到了官府的生意,可能有点门路,反正都把印刷坊卖给人家了,人家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只是在离开作坊的
时候,忍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这个牌匾,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可能做这个袁氏印刷坊的主人都是不擅长经营的吧,袁氏在自己手里做了二十年,不知道在这位手里能坚持个几年?一份几个字的报刊都要弄个什么活字印刷,这位东家是真的是什么都不懂!
秦修文还不知道自己被袁师傅吐槽了,如今他每日忙的跟个陀螺一样,印刷坊建成了都没有去看过一次,都是季方和在帮他跑。
秦修文最开始的时候就想过,留一块地自用,用来建的工坊就是印刷工坊,在这个年代,纸媒只有官方邸报一家,其他别无分号,秦修文在第一次看过朝廷的邸报后,就萌发了做报纸的想法。
扼住了舆论的咽喉,才能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是现代社会教给他的道理。
在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不是说信息越多就越能知道真相,反而是谁越掌握话语权越代表“真相”
。在他那个年代,纸媒已经没落,短视频、微博等大行其道,一条热搜几百万上千万人的观看,就是不感兴趣不了解的人,都要被迫吃瓜。
而现在,纸媒还是一片空白,秦修文完全可以填补这片空白,尤其是在卫辉,他要让整个卫辉都认可他,那么必须有话语权,有认可度。
但是他不可能抓到一个人就对他说自己对卫辉是如何的兢兢业业,做出了哪些功绩,这是最下等的做法,也是最没效率的做法。
然而光靠老百姓口口相传?那总是容易传出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说书先生那般的口才,总需要一个可控的引导才能达到秦修文的目的。
原本秦修文还以为自己要促成报刊的事情还要花费一番功夫,但是如今自己就是卫辉府的通判,这个事情本就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自然是一路绿灯,不过几天就将报纸给弄了出来。
第一版的“卫辉时报”非常简单,一共就是正反两面,四个板块,全部都是用来介绍卫辉府新码头的,只要是买了报刊的人,都能马上了解新码头各处的功能,马上要推出的仓储服务,面向的是哪些客商等等。
与其说是报纸,不如说是新码头的宣传单,秦修文当时拿到样刊后就感觉做的挺粗糙的,都是纯文字,连个配图都没有,看的都累。
但是架不住这个东西新鲜!
刚卖出一两百份的时候还显不出什么,等卖出去近千份的时候,这个宣传效果就出来了,秦修文特地安排在卫辉府旧码头办事处的人员给到秦修文汇报,每天来问询新码头落成和各种仓库启用时间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已经有些人想要先去看修建中的仓库,准备抢先定下。他那边只有五个接待人员,每天讲的嘴巴都要干了,实在扛不住了,需要秦修文这边再派人支援。
秦修文大笔一挥,准了!
酒好也怕巷子深,但是如果酒又好,又出名,那自然是不愁卖的!
季方和原本不想拿印刷坊的事情烦秦修文,但是他自己愁的头发都快掉了好些了,实在忍不住了,还是问道:“大人,这印刷坊今天已经将“卫辉时报”第一期的一万份都印完了,制版再加上后面的印刷人工、油墨和纸张的钱,一共花费了七十两银子,现在卖出去了三千份,才收回三十两的本钱,就是把那一万份这几日里全卖完,才堪堪回本吧。但是现在这些人又没什么事情做了,袁师傅他们几个人就这么闲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银子是小数目,但是不赚钱就觉得心烦,再看到手底下的工人闲着,季方和就更心烦了。
秦修文的租
地批下来后,因为不像其他人是建酒楼茶肆酒肆这种要待客的地方,他的房屋建设很简单,要的就是实用和分区明确,除了租地的保证金两万两,修建这处房舍一共花了四千两银子,两个月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