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这番话显然大大出乎了杨廷和的预料,但他毕竟也是执政多年,很快便稳住心神。




一见此状,便知今日的事按照计划走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他一面派人去往宫中将事情报给张太后,一面打点精神,和这位新君寒暄起来。




不管正在宫中等待朱厚熜拜见的张太后如何不满,但天下万民朝中百官皆知,新君是今日入宫,若是继续搁置,难免引起动荡猜疑,于是很快,礼部官员疾驰至良乡回报:请新君在行殿接受百官劝进而后由大明门入皇城,继皇帝位。




劝进仪式随机在行殿进行,参加的有文武百官、军民代表等,由魏国公徐鹏举领衔奉笺表劝进。




“奉《皇明祖训》,稽“兄终弟及”之文,......以宪宗皇帝之孙,绍孝宗皇之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




政治程序嘛,自然是要二辞二让,过后,臣下的劝进之言则一次比一次恳切夸张。




“武宗在世之时,即有‘天位当传之语’”;




“当临大位,上以绍祖宗百五十年之基业,下以开宇宙千亿万载天平之治。”;




李盛在殿外听着都感觉,真能扯,朱厚照知道你们这么说吗?你们古代人也很夸张哎。




往来二次之后,朱厚熜便受笺,按照流程下谕令给礼部,定于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




双方经过这样一场争执,杨廷和也对这位新帝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有政治敏感度,主观意识强,并非之前大家认为的“年轻好把控”固有印象。




而在这样的前提下,礼仪注中的“谒见武宗几筵,拜谒张太后,遣官祭告宗庙社稷”流程,在被朱厚熜看过后,也调整了顺序,在见过百官宗庙后,再去见张太后。




杨廷和默然应允,眼见着压不住,君臣名分在这里,难不成他还能要皇帝的强?




李盛在树上摇尾巴,两只猫瞳眯起来看着下面一片朱紫袍服的官员,论起治国,小朱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论政治权谋,他可是天赋型选手啊!




先见张太后,就意味着是在得到这位太后的允准和赋权后,才去行使皇帝的权利告宗庙见百官;




而颠倒后则不一样,是在见过百官,已经成为名义上的皇帝后,以皇帝的身份去拜见这位皇室中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