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长亭论道
“你信仰什么?”
“仁。你们信仰道,儒家信仰仁。”
“何谓仁?”
“儒家所讲的仁,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仁慈等表面上的意思。在我看来,就是指让众生得自由,从而自己的精神也得到自由。所谓的立功,立德,立言,都是为了苍生谋福祉,帮助他们摆脱悲苦的命运。”
“孟兄这番话,和大乘佛门普渡众生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儒释道三门,所求的无非就是精神上的大自由,虽然走的路不太一样,但终究会殊途同归,这一点,韩兄应该早就看明白了。”
“那你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是不是在为苍生谋福祉?”
“……是。”孟子非点了点头。
“既然你承认我在为苍生谋福祉,意味着,我的所作所为,在儒门看来,就是‘仁’。那你又为何要执着于自己的‘仁’呢?”
“因为我生在大梁城,长在大梁城,这里是我的家园。有人要来破坏我的家园,我就要带领父老乡亲奋起反抗。这就是我的‘仁’,如果在这个时候,我抛弃了他们,就等于是背弃了自己的信仰。那我孟子非,就没有资格被称为儒门小圣。”
“孟兄,恕我直言,你的信仰,无非是忠孝节义而已。你的眼界,始终只局限于中元一个国家。如果哪一天,你心里装得下昆墟界整个人族,甚至天下所有人族,才算是摸到了‘仁’的门槛。届时你就不是小圣,而是真正的圣人了。”
“韩胸,我现在真有点佩服你了,明明是个道修,却对儒门的思想领悟地如此之深。这番话,于我而言,确实是有当头棒喝的意思。”
“那我就再送孟兄一句话,”韩东缓缓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儒门之人应该追求的‘仁’!”
即将到达大梁城外十里的长亭时,前面斥候骑着羽雕来报,说在凉亭内发现一个人。询问韩东该如何处置。
韩东目力惊人,老远就看得清楚,这个人,正是孟子非。
这厮大马金刀地端坐在石桌旁,发现韩东在看他时,咧嘴一笑,立刻扬起手臂挥了挥。
“传令下去,大军原地停下歇息片刻,待本帅上去会会我的朋友。”韩东朗声道。
“是。”斥候领命去了。
韩东神念微动,利用空间规则,一跨步便来到了凉亭中。
孟子非只觉得眼前一花,刚才还远在半里之外的韩东就坐在了他对面。
“韩兄,楼兰一别,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孟子非笑道。
“你是专程在这里迎接我的?”
“是啊是啊,当日我在楼兰城的时候,你每日好酒好菜地招待。如今你来到我的家乡,兄弟本该将你请进府中,以上宾之礼待之。只可惜,情况特殊,我也只能在这十里长亭之中,为韩兄接风洗尘了。”孟子非叹息一声。
“以你所处的位置,能够来迎接我,已经很够意思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回到大梁之后,应该就被囚禁起来了。现在之所以放你出来,也是临危受命吧。”韩东微笑道。
“哈哈哈,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韩兄,”孟子非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们那位皇帝陛下,不提也罢。他但凡能有你十分之一的格局,赵氏早就统一中州了。你不知道,听到我说要到十里长亭来为你接风洗尘时,他的脸色跟刚煮熟的猪肝似的,屎绿屎绿的。俗人啊,俗人,他们压根就不明白你我兄弟之间,哪怕各为其主杀个你死我活,却丝毫不影响咱们私人之间的情义!反过来,哪怕我和你推杯换盏喝得昏天黑地,在战场上相遇,彼此都会竭尽全力,绝对不会留手!”
韩东往大梁城楼上看了一眼,随即便笑了。
“你说的没错,你们那位皇帝陛下,正盯着十里长亭的方向看呢,脸上的屎绿依然还没褪干净。”
“瞧他那副小气样,哪里有一国帝王的气度,跟没有见识的妇人似的。”孟子非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