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封臣 作品

第456章 昏君杨广封帅调兵

 第四五六回 昏君杨广封帅调兵 

 隋炀帝杨广问宇文成龙:“朕有心让你统兵带队三伐瓦岗山,平定那伙匪患,不知成龙你可愿意否?” 

 哎呦!宇文成龙一听,要不是在金銮殿上,他能蹦上天去!他感激地看看老王爷长平王邱瑞,心说:爷们儿,你真好啊!感谢你在皇上面前保举我,你真是言而有信呐!“陛下,臣愿意!臣愿意!”“噗通”一声,成龙就跪倒在地了。 

 咱该怎么说怎么说,这个宇文成龙不能算是个坏人,跟他弟弟宇文成祥两个人截然不同。他就是脑袋短根弦儿,是个军事发烧友、军事迷。再加上家境好,是个少爷羔子子,思维简单。上回书咱也说了,他就属于一个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人。就觉得自己会军事了,老想去实践实践,去试一试,沙场之上,那多威风啊。可他就忘了沙场那叫修罗场。到那里,真是真刀实枪砍扎呐,那叫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是会死人的呀!宇文成龙从小生活在温柔乡里,被家庭护佑着,他哪知道这些呀?他对这些没有概念呢,还就以为跟玩游戏似的,不但没有恐惧,反倒十分兴奋。一看现在皇上要重用自己,那能不高兴吗? 

 “臣愿意!陛下,臣愿意!感谢陛下的知遇之恩!陛下,臣向您保证,只要为臣统兵带队,定能平灭瓦岗贼军!臣愿向陛下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胜……陛、陛下,您……您……您就杀我全家!” 

 啊?!宇文化及一听,好嘛,把我全家都豁出去了!你这个逆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他也不好发作呀。 

 旁边的长平王是抚掌大笑啊:“好!好!好!好!好!哈哈哈哈……陛下,看见没?什么叫少年有志啊?这就叫少年有志!自信满满啊!就冲这股子志气,我们二人,一老一少统兵带队可平瓦岗山!可谓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啊!请陛下降旨吧!” 

 哎呦!宇文化及快急哭了!从政这么多年,今天是头一次让他为难,他自己也不能说话,那不能拦着呀,他得避嫌呐。但,那也不能眼睁睁瞅着自己的儿子让这老家伙拉上战场去啊,那不送死吗?急得他直给自己那些死党们使眼色——嗯!嗯!那意思:我不能说,你们赶紧求求情啊!你们赶快说呀! 

 一使眼色,这些死党们明白了:坏了!看见没?左仆射急了。这肯定是左仆射想让皇帝封他儿子呀。现在左仆射没办法给他儿子美言,这是想让咱们集体过去保举二公子呢!这个马屁得拍呀!快!快快快……“呼啦——”跪倒一大片呢,“起奏万岁!万岁圣明!让二公子统兵带队必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扬我大隋之威!臣愿用身家性命保举二公子!”“臣附议!”“臣附议!”“臣等附议……”“哗……” 

 “哎嗨嗨嗨……”宇文化及往那儿一靠,要不是后面有根柱子,他就得倒那里。宇文化及这个骂呀:一伙子饭桶!废物!我让你给我撤火的,谁让你们火上浇油呢?! 

 长平王一看,一指,“陛下,看见没?群僚的眼睛这是雪亮的呀!大家都知道二公子成龙有才呀,对不对呀?你们是不是也听过那首民谣啊?” 

 再看这些人都把脑袋点得跟鸡钤碎米似的,“啊,啊,啊,听过!听过啊,听过!二公子的贤名,我们早就灌满耳朵了!”有的说:“是啊,我跟二公子攀谈过呀,发现确实是天下奇才呀,是我大隋之幸啊!” 

 哎呦,这些人平常溜须拍马溜惯了,就这套词儿根本不用过大脑,顺着嘴就往外秃噜啊。 

 这些人这么一拍,把杨广拍得有点迷糊了。为什么叫杨广昏君呢?说他聪明吧,聪明!有时候也很明白。但是身边围着这群佞臣这么一忽悠、这么一抬,往往把这位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杨广抬到五里雾中,是晕晕乎乎啊。什么叫昏君呢?就是昏暗不明啊。这些大臣这么一忽悠,自己又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就认定宇文成龙这个年轻人可以统兵带队。最重要的是放心呐。因为这一次杨广合计好了——我要征调南方的一些部队。这些部队很多都是当年南陈旧部啊,统兵将领大部分都是长平王邱瑞过去的故交门生,很多都是邱瑞的弟子。如果让邱瑞带兵,我还真的有点不放心,那么多军队交给他了。但是,如果不把这些军队给邱瑞,让邱瑞带另外的兵,邱瑞跟那些兵不熟啊,行军作战就没有带他的旧部得心应手啊。那么邱老王爷自己非常聪明,主动请求自己不带兵、退居二线,让宇文成龙掌兵,他作为辅佐。这么一来,两全其美呀!那行军作战,即便是宇文成龙经验不足、有些稚嫩,有老王爷在旁边辅佐,料也无大碍。这样,无论军队的事情还是军事的事情都完满解决了,就这么定了! 

 杨广当时也是龙心大悦,马上加封宇文成龙为三路讨逆总管,其实就是大帅了。赐予兵符。封长平王邱瑞为三路讨逆总监军辅佐宇文成龙即日点精兵十万兵发瓦岗!一声令下,给了十万大军,比前两次都多呀。而且十万大军让兵部列个名单。因为现在邱瑞宇文成龙都在扬州,再让他们返回大兴城,再从那里起兵来不及了。另外,把部队调过去也费劲呢。同时,咱刚才也说了,杨广这一次要给长平王邱瑞的旧部。一则,方便他指挥;二一则,也锻炼锻炼这些南陈的降卒。虽然这么多年了,兵也轮换了好几拨了。但是,毕竟它的体系是从南陈出来的,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争,现在得锻炼锻炼他们,让他们为国家出力报效。有这两点考虑,跟兵部一商量,又给靠山王杨林写了一封信商量了一下。杨林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