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南听风 作品

第343章 龟苓散

 “弟子一定不负所望。” 

 终于回来了么? 

 如今的他对秦梦君是否寻到了以玄龟心血为主药的淬体药方都并不是很关心,他只很想和秦梦君再切磋一次,看看自己如今的实力,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 

 虽说剑势对如今的他来说,也不过就是刚刚入门,往上才是意境门槛,然后还有第二步、第三步……不过短短一年修成剑势,这份天资的确是出类拔萃了。 

 很快。 

 他不由得想起了多年之前,他初入七玄宗山门,拜入灵玄峰门下之时。 

 陈牧见状也不由得微微点头,若换成金铃儿,光是将这个姿势练到位,都要耗费一番功夫,要明悟其中精髓并依照习练,需要的时间就更久,而赵小红就从容的多,这份悟性与他相比虽说还相差很多,但对比一般人来说,的确称得上极其聪慧了。 

 论起境界,毫无疑问如今迈入换血的秦梦君,比起当年要更高深了,已抵达了武道的至境,乾天武体也是真正练到了极致。 

 赵小红立刻走上前。 

 “只要你在意境方面不要比同龄人落下太多,那么同层次之中你便不会弱小。” 

 他右手提起这根长枪,随手挥动起和金铃儿之前一模一样的招式。 

 陈牧穿着一袭青衣,正在指点一个练枪的少女修行。 

 说着。 

 也唯有真传弟子,才有资格称呼陈牧为‘师尊’,其他人都要尊称峰主。 

 忽然。 

 但论起差距,他和秦梦君,比起当年却不知道缩小了多少倍。 

 陈牧走上前,向着秦梦君轻和一礼。 

 陈牧上前一步,冲着金铃儿伸出手。 

 赵小红恭谨应声后,便学着陈牧的动作摆起姿势,她终究是悟性奇高,仅仅只在陈牧纠正了两次姿势后,便做出了完全正确的动作,并且不到一刻钟,就逐步的开始往‘身如柳絮随风飘’的方向靠拢,触及这一式的核心精髓。 

 听到陈牧的话,赵小红不由得眨巴眨巴眼睛……为她量身定做的专属锻体拳术? 

 赵小红恭敬回应道:“传功护法让我尽量将淬体的前几个境界练到极限,我的磨皮法正在修行第二种,暂时没有尝试练肉。” 

 金铃儿先是略微发怔,然后很快反应过来,恭谨的将手里的长枪递过去,而陈牧则右手轻轻一抖,闪过一缕残影,收回来时,已将她那杆长枪拿到了手里。 

 “你的功夫似乎又有长进?” 

 太高深的境界如今的金铃儿也看不明白,距离她最近的枪势才是适合她参悟的东西,陈牧尽管力量上仅用的与她一样,但叠加了枪势,最后一枪劈落时,落在山岩上,就不再是将那块山岩砸的碎裂,而是所有力量凝聚于一点,使得那一块山岩仅有中央拳头大小的部分破裂炸碎,而周围却没有碎出任何裂痕。 

 陈牧往前靠近了一些,冲着她吩咐了一句,然后便忽然抬起手,手指如同残影一般,一刹那间化作看不清晰之状,绕着她掠过一圈。 

 赵小红只觉得就是一刹那间,周身上下从额头眉心,到脚踝足部,各处骨节和穴窍经络部位,似都是同时被一根手指点中,当然她知道这不可能是同时,只是陈牧的动作太快,在她的知觉中根本反应不过来,感觉上才像是一刹那间被一千根手指点中。 

 踏、踏、踏、 

 赵小红恭敬应声,继而锵的一下,拔剑出鞘,挥起三尺青锋,剑光挥洒之间,似银色梨花乱舞,尽管力道上远不及金铃儿,但技艺的确是迈入了剑势的层次。 

 听到这个声音,陈牧终于神情微动,仰头望向灵玄峰的峰顶方向。 

 与金铃儿不同,赵小红恰好相反,淬体方面的天赋并不出众,如今入宗将近一年,才堪堪练到磨皮圆满,尚未跻身练肉境界。 

 陈牧沿着山间小径而行,每一步落下都悄然越过数十丈,很快便孤身来到了峰顶,绕过了峰顶的大殿之后,走向灵玄峰的后崖。 

 金铃儿看着陈牧在山岩上击碎的那一处拳头大小的窟窿,不由得有些神往的开口。 

 说罢。 

 金铃儿接过陈牧递回来的长枪,深吸了口气回应道,同时脑海中一遍遍的回忆起陈牧之前每一招每一式的动作,试图从中悟出枪势的精妙。 

 陈牧便示意赵小红尝试。 

 这种事她倒是听说过的,不过似乎只有那些武道出神入化的宗师们方能做到,而且对一般弟子显然不会耗费这种精力,她可还不是陈牧的真传弟子,能得到陈牧这样的栽培,心中难免有些涟漪起伏,更默默坚定信念。 

 陈牧如今并未收徒,不过时隔将近一月,在终于完成了乾坤领域的修行之后,闲暇无事,还是在灵玄峰上巡视了一圈,将与他有故旧的赵小红和金铃儿提来,单独指点一二。 

 到了武道宗师之境,十八般兵器皆没有分别,一切的招式都直指本质,都不过是力量运转的法门,不过陈牧并未用的多高,仅仅只是使用了和金铃儿相比分毫不差的力道,但不同之处是将这门‘贯山枪法’的枪势展现了出来,力与势合。 

 赵小红一套剑法施展完毕,又挥出第二套剑法,这一套就尚未练的纯熟,明显是才刚刚大成,距离剑势还有一段距离,不过这也足够显露她悟性之高。 

 “嗯,略有小成。” 

 陈牧还在看着手中那副药方,直至将药方上的内容全部记下,这才将其收入袖中,并看向秦梦君,然后正色一礼,道:“师尊辛劳了,弟子拜入山门,一路修行武道至今,受师尊提携栽培,终有小成,弟子在此,敬谢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