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十月二十,也是陆广生去世后的第七日。

今天一早天色就不太好,乌云阴沉沉的如浓墨一般铺在当空。

主持丧仪的是村子里的老人,见时辰差不多了,开始喊:“孝子贤孙过来拜别了!”

陆家的四个儿子,外加一个孙子陆石头,身穿重孝走过来,随着口号一起跪在地上三叩首。

小石头好奇的看着爹爹和三个舅舅,被陆林按着一起磕头。

“儿媳妇,儿婿们过来叩头!”

胡春容、赵北川、王有田走过来跪在席子上磕头。

再后面就是侄儿、外甥、孙男弟女小辈分的年轻人,腰间系着白布过来磕头。

陆广生在世的时候人缘好,同村人的年轻人一辈人都乐意来给带孝。

到了辰时三刻,丧仪扯着长音高喊,“起咎——”

八个汉子抬起棺椁,朝着门外走去。

一瞬间哭声四起,白色的雪花和纸钱在天上同时纷飞,随着大风消散在茫茫天际。

葬礼结束后摆席宴请村里来帮忙的人,十五桌大席桌桌有肉,算得上村子里的头一份,大伙吃吃的满嘴流油,一个劲儿夸赞陆家的菜实惠。

过了晌午陆母让陆遥和陆云赶紧回去,一个铺子耽误了这么久,另一个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总耗着怎么能行?

陆林拉着两家算花销,要把棺材钱和买香烛白布的钱还给他们,陆遥和陆云都拒绝了。

陆遥道:“二哥,我们不是爹的孩子吗?还是你根本没那我们当兄弟?凭啥这钱只能你来花不能我们花?”

陆林焦急道:“那也花的太多了,席面的钱都是你拿的,怎能还让你拿棺材的钱。”

“有就多拿点,没有就少拿点,都是凭着自己的心意来的,自家人不计较这么多。”

最后陆林叹了口气,只得点点头,把席上没吃完的菜给他们拿上车。陆云那边也装了不少吃食,两家一前一后的离开了。

陆苗没走,眼下天气寒冷铺子里不忙,留他在家陪娘待一段时间,过些日子烧三七的时候还得回来。

陆遥坐在骡车上,帮小年整理了整理衣领,“冷不冷?”

小年摇摇头靠在他身上,“嫂子,我想家了。”

“我也想家了……”

赵北川甩了甩鞭子,大花小跑起来,朝着镇上奔走去。

时间一晃来到年底,这也是陆遥穿来的第二个新年。

第一个年因为房子被人烧了没过好,第二个年因为父亲的离世,冲淡一些喜悦,不过陆遥还是早早准备起来。

腊月二十赶完年前最后一个大集铺子就关门了,忙了一整年了都歇一歇。

给陆苗发了一贯钱做工钱,柳二嫂子没干满一个月,也按一个月发的钱。

关了铺子陆遥可算是清闲下来,把家里从里到外清扫了一遍,门窗有破烂的地方也重新修修补补。赵北川则带着大花去修了修蹄子,重新钉了铁掌。

家里两头猪长得也够个了,大集那天被赵北川拉去卖了一头,另一头打算过年杀了吃肉。

小年听说要杀猪,还偷着哭了一场,小丫头经常喂猪都有感情了,还给两只猪起了名字,个头大的那个叫板板,个头小的那个叫柱子。

卖得那头没宰,直接拉到集上,整头猪卖合着价格稍低点一斤四十文,但骨头下水都能卖出去,如果宰了那些东西就都剩下了。

家里一头猪都吃不了,陆遥怕这么多猪肉下水放时间久了不新鲜。

自家宰的这头是大的板板有一百多斤,但跟赵北川去年在山上猎的那头也差远了,想当初他抓的那只野猪足足有二百多斤。

晚上陆遥炖了一锅红烧肉,猪杀时小年哭的伤心,吃肉时候比谁都香。

赵北川问她,“板板好吃吗?”

小年红着眼睛点点头,笑的陆遥肚子疼。

腊月二十八,蒸年糕贴春花。

一大早起来,赵北川从外面拎回一小袋子糯米回来。

“两家粮铺子一共才买了半斗,这东西可真贵,这么点花了二百文。”

陆遥接过来倒进陶盆里,因为北方种植水稻的太少了,都是商人从南方大老远的运过来的,价格自然也翻了好几倍。

小年和小豆还没吃过米,好奇的围在他身边,“嫂子,这东西怎么吃呀?”

“别着急,等我做完了你们再尝尝好不好吃。”

“哎!”两个孩子跑回屋子里,剪春花的剪春花,背书的背书。

陆遥不会做年糕,倒是会做另一种甜点糯米糕。

先把糯米用石磨碾成粉,这么点东西值不当劳烦大花帮忙,陆遥找出之前父亲给凿的小石磨用了用。

一看到小石磨就想起陆广生,那会儿家里穷,靠这个小石磨做了不少豆腐,上面还沾着许久前留下的豆渣。

有时候亲人离世并不是短暂的大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糯米粉磨好后兑上水揉成面团上锅蒸熟,出锅后晾凉揉光滑了。揉糯米是个费力活,得把糯米团揉得劲道才好吃。揉的时候手上还得沾一点油,防止糯米黏在手上。

陆遥见赵北川没事做,就让他来揉糯米,自己则拿出红豆做里面的馅料。

豆子挑拣好倒进锅里,蒸上大半个时辰变成柔软的红豆饭,把红豆饭包进麻布里,挤出里面的水分就变成了绵密的豆沙。

陆遥把之前徐掌柜送的白糖拿出来,舀了两勺放进豆沙里搅拌,尝了尝味道跟过去在超市里买的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