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米果 作品

第411章 道家天语(第五讲)

 米:我想想……如果非要说起道德经与易经的关系,那就在于道德经很好地诠释了易经的“易”字。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不易、变易、简易。 

 对于“不易”的解释,一句“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足以概括了,可是对“变易”的说明,就有些绕脑子了。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不学点辩证法,还不太好理解这些从参照中来的变易。 

 易:道德经可能想说:道的存在是绝对的,而道的表现是却相对的。 

 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把握吧,这样才能理解道德经中那些似非而是、正话反说的现象,什么大音希声啦,什么上德不德啦,照这意思,越是上德就越像坏蛋嘛,这和我们之前说的“天人争当问心无愧的坏蛋”是有对应的。 

 易:我找到“变易”的感觉了。 

 米:要说这“变易”绕点脑子也就罢了,可对“简易”的说法就让人莫明其妙了,怎么个简易法呢?按道德经里说的,个人最好简易到婴儿状态,什么无知无欲啊,致柔如婴儿啥的。而社会呢,应该简易到原始公社状态,要绝圣弃智、小国寡民,回到“结绳以用之”的石器时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