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 作品

第 72 章 他必须死。

 如约被他抛得晕头转向,脑袋撞到床架子上,一瞬人都懵了。

 他上不要。

 “不要?”他掰着她的下颌道,“他碰你的时候,你也说不要吗?你是我余崖岸的夫人,不来侍奉夫君,倒去人家身下承欢。你当真以为我不能把你怎么样,所以你有恃无恐,是不是?”

 她已经没有力气去和他争辩了,只是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襟,仿佛这样能保得自己安全。

 可她越是抵抗,越让他火冒三丈。他压制住她,贴在她耳边说:“我和他,都是杀你全家的仇人,为什么在你眼里却分三六九等?因为他没有亲自动手,所以他的罪孽就轻一些,是吗?还是你一直在绸缪,要利用他来除掉我,为你全家报仇?”

 那是不能触碰的伤疤,她什么都能忍,唯独不能忍受这个刽子手,提起过往对她全家造下的孽。

 “你不配提他们,你这畜生!”她含着泪,浑身战栗不止,“你害得我这样,还要在我心上扎刀,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所以我还在期待什么?以为对你好一些,你会被驯服,其实都是我的一厢情愿。你就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对你再好,你也还是麻木不仁,一心想置我于死地。”他的好耐性已经用尽了,掐着她的脖颈,残忍地说,“我不配提他们?为什么不配?一群刀下亡魂,我能杀他们,也能杀你。哦,那天血洗金鱼胡同,你不在家,没有看见当时的盛况。你许家满门被我像猪狗一样押在院子里,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溅出来的血,把树顶都染红了,那场景,真是壮观至极啊。”

 如约的心被撕开了,好不容易才凝固的伤口,再一次赤裸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八月的天气,无端变得彻骨寒冷。她在他的挖苦下血肉模糊,痛不欲生,闭上眼道:“杀了我吧,我再也不想活了。你今日不杀我,来日我一定杀你……所以快些动手吧。”

 可她等来的,并不是他收紧的虎口。

 那双手忽然往下移动,一把撕开了她的衣襟,孔雀蓝的主腰映着雪白的皮肤,灼伤了他的眼。

 他已经厌烦了庸人自扰,为什么要委屈自己,一再地迁就她?他咬着牙,狠狠撕碎了碍眼的屏障,哂笑道:“想死还不容易吗,但死之前应当物尽其用,好歹你也是我娶过门的夫人,应该尽一尽你为人妻的职责了。”

 也许是出于恐惧吧,她声嘶力竭哭喊,“不要碰我!你不要碰我!”

 原本他还念着自己心里那点情,怕她寻死,怕她想不开,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大不了再办一场丧事罢了。

 他甚至有些恶毒地想,其实她死了也好。只要她一死,所有的不幸都可以了结了,君臣可以重修旧好,她的痛苦也可以到此为止,不是双赢吗?

 但就这么让她死了,实在太便宜她,合该先让他受用受用。他本爱的人,过去的年月里,所有女人都是召之即来,他从没有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经营所谓的感情。

 女人么,玩物罢了,他原想善待她的,可惜她不识抬举,让他戴了绿头巾,那还赏她脸面干什么,合该像对待娼妓一样对待她。

 不过这细皮嫩肉确实作养得不错,还有这窈窕的身段,难怪能蛊惑君心,让皇帝不顾廉耻地,和她躲到临溪亭里吊膀子。

 “你讨厌我吗?真的这么讨厌我?”他掐住她的腰问,“那他呢,你是被他逼迫,还是心甘情愿委身他?”

 他没有察觉,其实他的语调里还是带着希冀,盼望其中有误会。她可以恨他们,但应当恨得不分伯仲。

 如约精疲力尽,这剂猛药也下够了,终于到了坐等收成的时候。

 她要报仇,什么都豁得出去,包括她自己。对余老夫人的愧疚可以到此为止了,她的儿子当年在许家大院里做了那些丧尽天良的事,凭什么他们还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人做错了事,不应该有报应吗?

 缓慢地眨动一下眼睫,眼里的泪水流淌进鬓发里,她说:“我和那人是清白的,不像你想的那么龌龊。”

 可惜他并不相信,“是吗?”

 她说是,“你不过就是要我证明罢了,好,那我现在就证明给你看。”

 她推开他的手,把身上的衣裳都褪尽了,然后解开他的鸾带,扯掉了他的飞鱼服。

 没有畏缩,也没有羞怯,她躺回枕间,只说:“轻些。”

 他糊涂了,也混乱了,不知她究竟又在搞什么花样。但这具身体像漂泊的孤舟,急于寻找港湾,他确实要印证,男人的自尊心闹得他六神无主,只有这个办法,才能给彼此最好的解脱。

 欺身过去,他拢她在身下,分花拂柳慢慢探寻,实在是艰涩难行……

 他忽地释然了,自己居然真的误解了她。

 再撑起身看她,她闭着眼,眼泪滔滔地流淌,简直像打开了水闸。他自知理亏,抬手替她擦了又擦,粗声道:“别哭了。”越是这样说,她哭得越凶。

 他心烦意乱,靠去想吻她,可她别开了脸,只听见细细的啜泣,止也止不住。

 “好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不该怀疑你。”他挪了挪身子,铺天盖地的快意涌来,想就此停下,可惜停不下来。

 “好了……好了……”他放软了语调轻声诱哄,“都是我的错,我胡乱吃醋,冤枉你了。”

 可正在进行的事,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阴狠也化成了体贴和柔情。他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她感觉到些许的快乐。

 其实不反抗是对的,越是反抗,越会吃更大的苦头。可惜她始终恨他,他的克制,也没能换来她的回应。他心里后悔,刚才的话伤她太深了,许家灭门不该旧事重提,也许她已经尽力想忘记了,结果又被他蛮横地撕开了。

 这刻欢愉过后,不知道还要花多大的力气去重新修补,但……至少这刻他欣喜若狂,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

 如约极力地忍耐,没想到这件事竟会这么痛。但这种痛苦,怎么和她失去至亲的痛相提并论?

 没错,一切都是她的计划,一步都没有出错,从她特意告诉皇帝,自己是完璧之身开始,这个圈套便已经设好了。她知道余崖岸回来不会放过她,她心里早就有准备,所以她推开窗户,让设在余府的暗哨听清房里的动静。她嘶喊央告,却仍旧受到侵犯,到了如此境地,是不是能够帮助皇帝下定决心了?

 只是委屈了自己……不,不委屈,因为值得。一个失去了家族依傍的孤女,想向皇帝和锦衣卫指挥使索命,本就是痴人说梦。可她执拗,一定要做到,那就只好放弃无关紧要的尊严,抓紧每一次重要的机会,甚至不惜把自己也填进去。

 他快活了吧?餍足了吧?她看见他颓然倒在她身上,打心底里生出厌恶,用力把他推开了。

 事后的温存,真是一点都没有。他受了冷遇不由讪讪,探手想搂她,还是被她拒绝了。

 “余大人,这样自证,够了吗?”她冷冷地问。

 余崖岸看着床上的落红,很觉得难堪。撑身抹了一把脸道:“我错了,不该质疑你,可我的小人之心,也是因为太在乎你。”

 如约不想和他商讨这些没用的话题,穿上中衣扣好了纽子,艰难地走到窗前唤莲蓉,“把水抬进耳房里去。”

 莲蓉说是,到现在脸上还残留着惧色。

 上房里的吵闹声隐隐约约传出来,没有人敢多管闲事。闻嬷嬷是个忠勇的,不要命般想冲进去解救,却被院里的婆子生拉硬拽拖出去,绑在了柴房里。

 至于他们吵些什么,其实听不太清,恍惚牵扯了第三个人,看样子小老爷又打翻了醋瓮。只不过他强势,到最后便传来少夫人的哭喊尖叫,听得人心头直打哆嗦。

 有人去老夫人院子里禀告了,但老夫人压根儿没理睬。大概是觉得夫妻间起争执很平常,也或者认为成亲到现在都没圆房,本就不合常理吧。

 所以这个月圆之夜,真是过得惊心动魄。所有人都熟视无睹,所有人都是帮凶。

 如约呢,并不指望有谁能来救她,一切都是她该受的磨难。

 好在水是温热的,坐进去,这僵硬的身子才逐渐缓过劲儿来。低头看,被他掐过的地方青紫,倒也不觉得疼。只是静坐了片刻,忽然有什么砸落,砸得胸前的水面起了涟漪,她才知道自己哭了。

 嫌恶地抬起手抹了抹眼皮,无奈抹不完。于是干脆憋上一口气,沉进了水里,这样就连自己,都闹不清自己有没有流眼泪了。

 ***

 余府上发生的事,不消一个时辰就传进了宫里。

 加急的讯息犹如前线奏报,畅通无阻直达御前。向皇帝奏明的章回,这辈子就没流过这么多的汗,汗水涔涔,把内外的衣裳都打湿了。

 “万岁爷,余府上有线报,看情形……不大妙。”章回惨然的声音,在殿宇里回荡,“余大人不尊重,和夫人起了争执,闹得挺凶。原本伏守的人要闯进去的,可后来又没声儿了……隔了会子,余夫人传热水,哭着从屋里出来,那个……”

 皇帝今晚心神不宁,也睡不着觉,所以到了夜半子时,还在案前批阅奏疏。谁曾想忽然一个线报送进来,像在他太阳穴上狠狠打了一拳。他愣住了,脑子里瞬间一片空白,手里的笔落下来,在公文上炸开了血色的花。

 早该想到了,为什么还宁愿冒险,让她回那个所谓的家!

 有一种愤怒是无声的,怒到了极点,整个人难以自控地颤抖起来。原本用以握笔的手,这刻紧握成了拳,那手背上青筋毕露,简直让人感到骇然,生怕他下一刻就会把这养心殿砸个稀烂。

 章回和康尔寿惶恐地对望,再站着就是对天威震怒的不尊重了。两人慌忙跪下,伏在地上叩首不止,“万岁爷息怒……万岁爷息怒……”

 可是这怒火,把他的心烧出了个好大的窟窿,非人命不能填还。

 良久,他才勉强定住神,哑声道:“今晚伏守的人,一个都不要留。传令叶鸣廊,寻个合适的机会,让余崖岸殉职吧。朕不能再让他活着了,他必须死。”

 最后那四个字,简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恨透了余崖岸,也恨透了他自己。

 是他太自信了,自恃身份尊贵,以为余崖岸不敢碰她。结果那不知死活的东西,竟然会做出那等事来,可见他这个皇帝,在这位指挥使眼里是毫无威信可言了。一个胆敢藐视皇权的人,还需要念及旧情留着吗?

 章回拿肘弯子捅捅康尔寿,康尔寿领了命,手忙脚乱地爬起来,闷头就往外冲。其实这会儿避开风头才是明智之举,安抚万岁爷的苦差事,就交给章大总管去办吧!

 康尔寿跑出了遵义门,一路往南,直奔十八槐。后半夜的月亮愈发大得凄惶,千疮百孔地吊在槐树顶上,看着实在有些瘆人。

 御前给指挥同知传口信儿,都是避人耳目的。面上锦衣卫指挥使是皇帝亲信,什么事儿都由他处置,但北衙的风头日盛,手上权力过大,万岁爷是什么人呢,怎么能由着余崖岸一手遮天,主宰那些朝廷官员的生杀。

 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叶鸣廊就是安插在锦衣卫中的定海神针。寻常不必同余崖岸争锋芒,他唯一的责任就是盯住上峰,紧要关头取而代之。

 早前皇帝召见他,曾和他笑谈,“别怕出不了头,暂且蛰伏,将来必有风头大盛的时候。”

 从不彻底信任任何人,这是为君者的分寸。一把刀太过锋利,就要预备合适的刀鞘,以便随时将他收刀归匣。

 终于,这个时候到了,叶同知被压制多年,总算可以吐气扬眉了。

 康尔寿掖着手,挨在一棵大槐树底下,打发出去的小火者报过了信儿,不消一刻钟,叶鸣廊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断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