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荣光 作品
第 48 章 我求来的
高洵之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跟萧融说,但他看着萧融这微微笑着的模样,慢慢的,他把嘴闭上了。
萧融和屈云灭最大的区别在于,萧融的想法多数都缜密、可行、且有道理,然而他也有个在高洵之看来特别致命的地方,那就是太激进了。
高洵之是纯粹的古代人,他当然不知道未来真的有可能全民读书,他只觉得萧融过于天真,且隐隐的给他一种,他仿佛要效仿先人,打造一个大同世界的感觉。
太荒谬了,这怎么可能呢?
*
文人是对读书人的统称,再往前文人称自己为儒生,因为他们都是圣人子弟,都是儒学的继承者,而如今的文人都称自己士人,原则在于他们更认同自己的士大夫身份。
儒学刚出现的那个年代,儒生们是很艰苦的,他们到处宣传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结果不是每个地方都欢迎他们,把主人家惹急了,直接杀头的事也不罕见。
而当儒生发展到了士大夫阶层,正式与田产、特权、文艺活动等等领域挂钩,士人这个称呼就出现了,这代表了他们高人一等、这代表了他们是特权阶级,更代表了他们和普通百姓最显著的区别。
古代儒生注重思想的传播,本时代士人注重的却是如何让自己成为人上人,虚荣的心态早就已经超过了传播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文明被握在少部分人手中,他们不让其他人读书,为的就是控制士大夫的数量,控制自己的财产和特权。
现代人看这个时代,觉得这里的人全都是老古董,其实这里的人看更久远的古代,也是这种想法。最初的儒学早就七零八落了,高洵之提的“有教无类”这振聋发聩的四个字,在如今就是一个笑话,根本不可能有人再提起来。
所以高洵之一听萧融说要售卖书籍就急了,这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行为,虽说不是所有士人都只看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然而偏偏就是这群守财奴一般的士人,才最有权力。
高洵之想的一点都不夸张,他真敢这么干,那些世家大族就真敢花钱请刺客,给镇北王府来上一场车轮战。如果只是请刺客,或许还不算太严重,更可怕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团结起来,纠集军队,甚至不惜与虎谋皮,就为了能把带有这种想法的镇北军消灭掉。
正因为如此,萧融决定过几年,等镇北军已经发展成别人绝对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再行动,也因为萧融准备过几年再行动,高洵之就决定今天先不唠叨他了。
他显然是已经做过计划且不知道想了多久了,那他就不可能轻易的放弃这个计划,此时反对他,搞不好还会激起萧融的叛逆心理,让他从过几年、直接提升成过一年。
……所以还是先别说了,反正还有时间。说到底萧融就是年纪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他学成以后,刚入世就瞄准了镇北军,到了军中也从没受过什么挫折,不管自己还是大王,向来都是顺着他的,这才导致他信心愈发的足,都跃跃欲试的想去拔世家的老虎须了。
萧融就这么看着高洵之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定格到一个颇为无奈的神情上,轻轻叹了口气,高洵之对萧融说:“罢了,往后的事往后再议,如今还是说说建藏书阁吧,对外言说此令是大王下的,这本就是事实,无可辩驳;可要说这主意也是大王出的,阿融,别怪老夫直言,怕是连咱们自己人,都没有一个会相信的啊。”()
萧融:……
?想看你的荣光写的《大王万万不可!》第 48 章 我求来的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对于屈云灭在外面究竟是一个什么名声,萧融还真不是非常了解,但结合一下当初他跟萧佚等人说自己要去投靠镇北王时接收到的反应,萧融陷入沉默。
萧佚当时震撼的看着他,表情渐渐变成了不忍,似乎是不愿亲眼看着他去送死。
回忆完毕,萧融面无表情道:“正因没有人信,所以才要这么说,丞相莫要担心,我不过是提了一个想法而已,具体能不能实施,还要看丞相和其他人的意思,说是大王出的主意,确实有些勉强。但也不能说是我出的,或者是丞相你出的。”
高洵之:“…………”
关老夫什么事!
萧融沉吟片刻,然后抬头对高洵之笑了一下:“不论说是谁出的主意,最后那人都要变成一个靶子,可要是瞒着不提,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外人一定会想知道究竟是何人促成了这件事,索性,我们不如推脱到不是人的身上。”
高洵之疑惑:“不是人?”
萧融嗯了一声,很随意的说道:“就说是神仙的意愿,神仙不愿看到书籍蒙尘,所以托梦到了镇北军中。唔,最好不要说是一个人做了这个梦,是好多人都做了这个梦,如此一来既增加了可信度和戏剧感,又分散了世家的目光,还能给镇北军造势,神仙托梦,首选都是镇北军中的人,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
高洵之愣愣的看着他,如果理性看待的话,这就是个绝妙的好主意,但高洵之又有点激动了,他根本没法理性。
他的关注点全在萧融的第一句上面,他尽量不动声色、学着萧融的模样,也随意的问了一句:“阿融所说的神仙,是哪一位神仙?”
萧融哪知道高洵之已经当真了,他还真的思考起来:“既然是建藏书阁,自然要说是文昌帝君了,唔,文昌星是道教的,不知佛教当中管理文运的又是谁……”
高洵之一惊:“文昌帝君?”
萧融听出他话里的诧异,不禁扭过头,他这才好好的看了看高洵之的脸色。
然而这一看,就让他心里一咯噔,怎么高洵之看起来很震惊的样子。
萧融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他睁圆了眼睛,有些忐忑的问:“丞相,你没听说过文昌帝君吗?”
高洵之默默看着他。
别说文昌帝君了,他连文昌星是哪个都不知道。
……
高洵之是道教信徒,然而这时候道教也没发展太久,各地都是不同的教义与分支,道教最广泛、最系统的经籍《道藏》,还要几百年才能被人们整合起来、正式问世,而到了《道藏》问世的时候,道教已
()经把所有星星都跟自己的信仰联系到一起了,保佑了一千多年考生的文昌帝君和文曲星君,也被记载在里面。
可那都是以后的事,最起码现在,高洵之是真的没听说过。
萧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他对神话了解不多,很可能说了一个现在还没出现的神仙名字。他颇为紧张的看着高洵之,然而高洵之蓦地一笑,一下子就恢复了正常:“虽然未曾听闻,但阿融说这位神仙合适,那我们就借用一番这位神仙的名号吧。”
反正是做好事,也不怕遭报应。
萧融:“……”
他不太相信高洵之居然就这么轻易的把这篇揭过了,要知道这个小老头平时还挺迷信的,每日都要上香,每晚睡前都要过一遍那个仪式,叫什么除三尸。
萧融和屈云灭最大的区别在于,萧融的想法多数都缜密、可行、且有道理,然而他也有个在高洵之看来特别致命的地方,那就是太激进了。
高洵之是纯粹的古代人,他当然不知道未来真的有可能全民读书,他只觉得萧融过于天真,且隐隐的给他一种,他仿佛要效仿先人,打造一个大同世界的感觉。
太荒谬了,这怎么可能呢?
*
文人是对读书人的统称,再往前文人称自己为儒生,因为他们都是圣人子弟,都是儒学的继承者,而如今的文人都称自己士人,原则在于他们更认同自己的士大夫身份。
儒学刚出现的那个年代,儒生们是很艰苦的,他们到处宣传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结果不是每个地方都欢迎他们,把主人家惹急了,直接杀头的事也不罕见。
而当儒生发展到了士大夫阶层,正式与田产、特权、文艺活动等等领域挂钩,士人这个称呼就出现了,这代表了他们高人一等、这代表了他们是特权阶级,更代表了他们和普通百姓最显著的区别。
古代儒生注重思想的传播,本时代士人注重的却是如何让自己成为人上人,虚荣的心态早就已经超过了传播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文明被握在少部分人手中,他们不让其他人读书,为的就是控制士大夫的数量,控制自己的财产和特权。
现代人看这个时代,觉得这里的人全都是老古董,其实这里的人看更久远的古代,也是这种想法。最初的儒学早就七零八落了,高洵之提的“有教无类”这振聋发聩的四个字,在如今就是一个笑话,根本不可能有人再提起来。
所以高洵之一听萧融说要售卖书籍就急了,这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行为,虽说不是所有士人都只看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然而偏偏就是这群守财奴一般的士人,才最有权力。
高洵之想的一点都不夸张,他真敢这么干,那些世家大族就真敢花钱请刺客,给镇北王府来上一场车轮战。如果只是请刺客,或许还不算太严重,更可怕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团结起来,纠集军队,甚至不惜与虎谋皮,就为了能把带有这种想法的镇北军消灭掉。
正因为如此,萧融决定过几年,等镇北军已经发展成别人绝对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再行动,也因为萧融准备过几年再行动,高洵之就决定今天先不唠叨他了。
他显然是已经做过计划且不知道想了多久了,那他就不可能轻易的放弃这个计划,此时反对他,搞不好还会激起萧融的叛逆心理,让他从过几年、直接提升成过一年。
……所以还是先别说了,反正还有时间。说到底萧融就是年纪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他学成以后,刚入世就瞄准了镇北军,到了军中也从没受过什么挫折,不管自己还是大王,向来都是顺着他的,这才导致他信心愈发的足,都跃跃欲试的想去拔世家的老虎须了。
萧融就这么看着高洵之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定格到一个颇为无奈的神情上,轻轻叹了口气,高洵之对萧融说:“罢了,往后的事往后再议,如今还是说说建藏书阁吧,对外言说此令是大王下的,这本就是事实,无可辩驳;可要说这主意也是大王出的,阿融,别怪老夫直言,怕是连咱们自己人,都没有一个会相信的啊。”()
萧融:……
?想看你的荣光写的《大王万万不可!》第 48 章 我求来的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对于屈云灭在外面究竟是一个什么名声,萧融还真不是非常了解,但结合一下当初他跟萧佚等人说自己要去投靠镇北王时接收到的反应,萧融陷入沉默。
萧佚当时震撼的看着他,表情渐渐变成了不忍,似乎是不愿亲眼看着他去送死。
回忆完毕,萧融面无表情道:“正因没有人信,所以才要这么说,丞相莫要担心,我不过是提了一个想法而已,具体能不能实施,还要看丞相和其他人的意思,说是大王出的主意,确实有些勉强。但也不能说是我出的,或者是丞相你出的。”
高洵之:“…………”
关老夫什么事!
萧融沉吟片刻,然后抬头对高洵之笑了一下:“不论说是谁出的主意,最后那人都要变成一个靶子,可要是瞒着不提,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外人一定会想知道究竟是何人促成了这件事,索性,我们不如推脱到不是人的身上。”
高洵之疑惑:“不是人?”
萧融嗯了一声,很随意的说道:“就说是神仙的意愿,神仙不愿看到书籍蒙尘,所以托梦到了镇北军中。唔,最好不要说是一个人做了这个梦,是好多人都做了这个梦,如此一来既增加了可信度和戏剧感,又分散了世家的目光,还能给镇北军造势,神仙托梦,首选都是镇北军中的人,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
高洵之愣愣的看着他,如果理性看待的话,这就是个绝妙的好主意,但高洵之又有点激动了,他根本没法理性。
他的关注点全在萧融的第一句上面,他尽量不动声色、学着萧融的模样,也随意的问了一句:“阿融所说的神仙,是哪一位神仙?”
萧融哪知道高洵之已经当真了,他还真的思考起来:“既然是建藏书阁,自然要说是文昌帝君了,唔,文昌星是道教的,不知佛教当中管理文运的又是谁……”
高洵之一惊:“文昌帝君?”
萧融听出他话里的诧异,不禁扭过头,他这才好好的看了看高洵之的脸色。
然而这一看,就让他心里一咯噔,怎么高洵之看起来很震惊的样子。
萧融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他睁圆了眼睛,有些忐忑的问:“丞相,你没听说过文昌帝君吗?”
高洵之默默看着他。
别说文昌帝君了,他连文昌星是哪个都不知道。
……
高洵之是道教信徒,然而这时候道教也没发展太久,各地都是不同的教义与分支,道教最广泛、最系统的经籍《道藏》,还要几百年才能被人们整合起来、正式问世,而到了《道藏》问世的时候,道教已
()经把所有星星都跟自己的信仰联系到一起了,保佑了一千多年考生的文昌帝君和文曲星君,也被记载在里面。
可那都是以后的事,最起码现在,高洵之是真的没听说过。
萧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他对神话了解不多,很可能说了一个现在还没出现的神仙名字。他颇为紧张的看着高洵之,然而高洵之蓦地一笑,一下子就恢复了正常:“虽然未曾听闻,但阿融说这位神仙合适,那我们就借用一番这位神仙的名号吧。”
反正是做好事,也不怕遭报应。
萧融:“……”
他不太相信高洵之居然就这么轻易的把这篇揭过了,要知道这个小老头平时还挺迷信的,每日都要上香,每晚睡前都要过一遍那个仪式,叫什么除三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