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53章 换亲三合一

 要说最值钱的,还是宋家给的布料做的这身新衣,不止是布料值钱,还因为这件衣服由她亲手所制,自带了系统所说的属性。


 阮柔将衣服穿在身上,一行只有她能看见的白色透明小字浮现在眼前,“幸运+2”,不知具体有何作用,但肯定不是坏事。


 同样是亲自动手,她在阮家做其他东西却都没有这个属性,包括刚做好的三双鞋垫,不知是何缘故,她想多实验一番,奈何手头没有东西,只能等去了宋家才行。


 如此一直到了正月初六,阮柔总算捱到了成婚那一天。


 因着宋元修二月就要参加县试,距今只有一个月,故而婚期定的很急。


 婚事一切从简,同样是一只毛驴,后面挂了一辆板车,阮柔便是坐在这辆平板车上出嫁。


 驴车一路到宋家,阮柔轻舒一口气,看向宋家的院子,至此,她与阮家便再无关系,而宋家便是她以后的归宿。


 也不知宋母在家如何说的,阮柔进了新房,几个宋家嫂子一起进来见过面,态度很是亲切,说了些体己话。


 宋家院子里也就请了本家的一些人,拢共三桌,吃过便各自散了。


 这一夜两人没有圆房,而是在一张床上各睡各的,阮柔对此很是高兴,她如今身体尚弱,且还要养几年呢。


 唯一让她觉得有点别扭的是,自己明明前阵子才跟宋元修说过不嫁宋家,结果没多久就嫁进来了,虽然看着不是她主动的,但多少有些过不去。


 这一别扭,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今夜没有月光,屋子里黑漆漆一片,看不见人影。


 身旁,宋元修突然出声,“睡吧,你嫁进来了,以后就是宋家人。我会对你好的,你多听爹娘的,兄嫂也不会为难你。”


 阮柔沉默了片刻,低低“嗯”了一声,布置喜庆的婚房里,不见半点喜气,反而满是尴尬。


 她不敢再动,黑暗中直愣愣盯着漆黑的头顶,不知何时合眼睡了过去。


 一觉起来,天色未亮,她急忙起身。


 昨天几个嫂子过来就提前说过,村中习俗,新嫁娘进门头一天要做一家子的早饭,意为给家里尝尝自己的手艺,表示自己是个能干的姑娘。


 进门头三天,除了这一顿饭,其他什么都不用做,等到三天一过,她就要和家中几个嫂子一起分担家中的各项事务。


 好在她在阮家多少练了几分出来,此刻倒也不慌不乱。


 进入厨房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糙米和红薯,煮了一大锅红薯粥,因为人多而粮食有限,煮出来的粥便格外稀,依稀能从中瞧见倒影。


 也不知是不是还穿着昨天那身喜服的缘故,今天煮出来的粥也带属性了,不过并不是所有,她将所有粥盛碗,不过得了两碗有属性的。


 其中一份是“保暖+2,持续1个时辰”,还有一个是“悟性+2”,两者持续时间都是一个时辰。


 阮柔颇觉神奇,偷偷将有“悟性”的那份留给宋元修,又将“保暖”给了自己。


 饭菜上桌,宋家所有人都已经起来,宋父宋母端坐主位,面上带着几分笑容。


 阮柔上前斟茶,送上自己做的两双鞋垫,改口称呼“爹娘”,两人便各给了一个红包。


 她忍不住感慨,进入任务世界三四个月,竟然还是第一次触摸到铜钱,至于宋家给的聘礼,她则连看都没能看到。


 又与其他几个兄嫂互相见过,一行人方才坐下吃饭。


 稀汤寡水的红薯粥压根吃不出好坏,宋母只夸了句手脚勤快,便正式开动。


 阮柔捧着粥微微有些激动,想看看属性到底是怎么生效的。


 三两下,一碗粥下肚,效果立竿见影。


 她只感觉一股微微的暖流从腹部流经四肢百骸,很快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低着头,她眼中神采连连,这系统果真神奇,若一直有保暖属性的粥在,或许她就不必为冬日寒冷发愁了。


 想着,她偷偷看了眼宋元修,也不知“悟性”的属性如何作用。


 但很快她就见识到了。


 早饭过后,连碗筷都没让她洗,阮柔无事,跟几个妯娌也没话可说,只得回了屋里。


 宋家没有专门的书房,或者说,宋元修的屋子就是书房,多了个人,他还怪不自在,便躲去了外面,没一会,无奈又回来了,实在外面太冷,好歹屋里还给生了一个火盆。


 乡下没有条件烧炭,火盆里是炉灶里尚未燃尽的干柴,盖上厚厚一层灰,任其燃烧散发出的热量用来取暖。


 绕是这样,柴火也是珍贵的,宋家上下只烧了两个,一个供给宋元修这个读书人,另一个则在宋奶奶屋里,家中孩子怕冷的都会挤过去。


 阮柔身上的属性还没过去,并不觉得冷,她自己坐到床上,将仅有的几身衣服取出细细叠好,再去看宋父宋母给的荷包,不用数,每个里面十文,拢共二十文,说少不少,说多也委实做不了什么。


 且今天见几个侄子侄女,她穷的连压岁钱都没给,她不知要不要补上,便想着问问宋元修。


 宋元修本在认真读书,见她问了,便将心神从书本上抽出,“下午还是补上吧,家里如今八个侄儿侄女,一人一个铜板就够了。”


 见她手中寒酸的几个铜板,他想了想,还是从书桌的抽屉中取出一个荷包。


 “这些你也一并收下吧,都是爹娘给的,我只买些书本笔墨,你要是有需要可以从中取用,只是得节省着些,爹娘那里也不宽裕。”


 阮柔并不拒绝,接过后数了数,同样不多,一两八钱,买吃喝能买不少,可要跟读书沾边,也就一眨眼的事,连本书都买不起。


 “那我一起收着,你要用自己拿。”


 宋元修直觉不对,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只能转身继续看书。今日他神思格外清明,往常不懂的问题此刻都有了答案,很快乐不思蜀,将银钱的事抛在了脑后。


 阮柔望着他的背影苦笑,着实不能怪她算计,实在是手中无钱,很多事都干不起来,有了钱她才多实验一番系统属性,如有可能,多做一些有特殊属性的供给宋元修,以便他更好的读书赶考。


 如今她已嫁入宋家,自然是要以宋家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诚如宋元修方才所言,宋家也不甚宽裕,只底子略厚些,宋家条件不好也就意味着她的日子不好过。


 显然,宋家几代农门,不可能在儿子要读书科举的关头改为经商,效仿上辈子的路线明显行不通,她最多也就能靠绣绣荷包之类的赚些小钱。


 如此,宋元修能考中是最好的,不说举人进士,就是一个最低级别的秀才,也能够见官不拜,另外免除五十亩地的田税,如此,宋家的日子就能彻底好起来。届时她有了秀才娘子的身份,至少不用为生计发愁。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宋元修真的有能考中的实力,她这些有属性的东西只能增强些外力,至于真正的科举考试还是得看学问。


 宋元修的学问如何她并不清楚,只大概知道被夫子夸过,依着宋家人的脾性,应该有几分可信度。


 科举考试无非考些经史子集、诗赋策论,前者看勤奋、看悟性,后者看天分、看脑子,而考中秀才,前者基本就够用。


 她有意看看宋元修的学问如何,假装不经意收拾几个旧的箱笼,里面有宋元修过去的一些文章和字帖,很快心中就有了数。


 字体显见是为了科举专门练的馆阁体,字体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整齐,给人一种非常庄严的感觉,比不上大家,但于科举考试重应当还算不错。


 帖经墨义这些也尚可,能看出来是花大功夫练过的,应对最简单的童生试肯定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策论,写的文章跳太过略显稚嫩,多谈些浮于表面的大道理,而很难切中要害,言之有物,这点让阮柔很难理解,官家子这般也就罢了,宋元修一个农家子,难道看不见外面遍地的荒野,百姓的贫苦乃至家中人的辛苦。


 而诗词歌赋只能说勉强过得去,这类东西讲究天分,而有天分的毕竟在少数,很多时候,只要对仗工整、有所意境,问题也不大。


 综合评估下来,阮柔觉得,宋元修考中童生应该十拿九稳,至于秀才,得看同期会不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若不巧遇上了,那也只能回来继续读书。


 不过,宋元修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年轻,这几年在家守孝耽误了进学,若能考中童生,再在县上找个好点的夫子,总有希望考个秀才回来。


 思考这些看起来时间很短,其实也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心中有了数,她便开始做起自己的努力来。


 即使加上宋元修给的,她手中的钱也不多,更何况也不能真的一股脑全用了,否则还得朝宋母开口。


 想了想,她没有动这些钱,而是去了宋母的房间。


 在她进门之前,宋母已经有了四个儿媳,将家中一应家务和轻巧的地里活计都给包圆了,宋母每日最多也就在家里看看孩子、做做饭,故而倒还算轻松。


 阮柔过来正屋的时候,只宋母一人在。


 她敲了两下门,得到应允才进去。


 “娘。”


 “哎,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不习惯的。”此时阮柔已经将喜服脱下,还上了原本自己的衣服,补丁肉眼可见的多,看起来很是寒酸。


 宋母见了忍不住皱眉,前面几个儿媳可没有穷到一身好衣服都没有的,可人都娶进来,多想也无益。


 阮柔开口还有些不好意思,“娘,我是想着给元修做一个荷包,可我那点嫁妆您也知道,就想着跟您借块布料。”


 听闻她不是为自己谋福利,而是想着给儿子做荷包,宋母心下满意几分。


 “这有什么借不借的,我这还有些碎布头,你直接拿就是。”说着拿出自己惯常用的簸箕,里面果然一堆碎布头。


 阮柔挑拣了几块,婆媳俩又说了些话,这才准备告辞。


 转身之际,却被宋母喊住。


 “你过来下,”宋母斟酌再三还是开口,“你前面几个嫂嫂的聘礼,我都是给的二两银子,外加其他一些东西,差不多价值五两的样子。轮到你这里,我寻思着你娘家靠不住,干脆就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