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插秧?”他们异口同声地问出来, "为什么?"他们可都没干过。




谢君烧不必说,陆明珠穿越前也在城里生活,接触不到农活,小时候跟妈妈回老家,指着麦地问人家为什么种那么多韭菜。




谢君颢严肃地说: “好好不知粥饭从何而来,当然要告诉她。先在这边体验插秧,有机会体验除草,没机会就回香江后再体验收割、脱粒、晾晒、舂米。"




陆明珠忙道: "大哥说得对,听您的。"不光是好好,他们也要一起。




章振兴给他们安排了一块水田,在当地青田大队大队长的带领下,先去拔稻秧。




知道陆明珠等人是教育孩子,青田大队长很震惊,却很佩服,因为他很少见到城市出生的孩子下乡体验农民的辛苦。




怪不得陆明珠他们捐粮食指定给农民家庭,因为他们知道农民不容易。他们青田大队也是受益人。




当年,人均口粮不足一百斤,勒紧裤腰带也难活一家人。旱得厉害,没有水,无法种植庄稼。




青田大队长跑了很多次,也拿不到返销粮,垂头丧气间接到他们生产大队也在救助范围内,担子一下子就卸下来了。




他们拿到的补助比不上其他地区,因为他们只是减产,不是绝收,口粮数目要少一半,但足以让所有人记得这份恩情。




虽然没打算张扬,但人多口杂,消息还是走漏了,立刻有社员把家里舍不得吃的食材送到大队长家里,对大队长老婆说: “俺们不打扰他们教孩子下地干活,你们给他们做点好吃的,感受咱们老百姓的热情。"




他们送了宰好的鸡鸭鹅,还有蛋,还有瓜果蔬菜,都是最新鲜的。




有人下河捕了鱼也给送来。




“人人都说我家腌的鸭蛋好吃,蛋黄冒油,我拿了一坛子,煮熟切开摆盘,也是一道菜。”一个老太太这么说。




甚至有人把以前做红白喜事大席的厨子给推出来, "好好做饭,拿出最好的本事,感谢陆同志他们对我们父老乡亲们的恩德。&#3




4;




这真是万千百姓的救命恩人。




濒临死亡的感觉还没有完全褪色,没人不知道活着的感觉有多好!还有人问大队长老婆: “要不要杀猪?”




大队长的老婆摇头, “猪才那么点大,杀掉多可惜?我已经叫我女儿去公社买猪肉了,还是领导给的肉票。"




章振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安排之前就给了钱票,麻烦他们准备饭菜。陆明珠一家和自己,再加十个保镖。一共十五人。




好好年纪小,拔不动稻秧,就看爸爸妈妈和大爸爸干活,拔出来,一捆一捆地用稻草扎住,放在一边。




苗圃里昨天浇过水,地里湿湿漉漉。




很多人都是光着脚,蹲着拔,他们家人还好,有青田大队长拿来的小凳子可以坐,但长腿无处安放,局促而不适。




蹲在田埂上,好好就好奇地问: "为什么要拔掉?不可以放在地里长大吗?"




青田大队长回答道: “这是育苗。”




随即,他就跟好好说育苗的好处,发芽快,可以剔除弱苗和不发芽的种子,秧子栽到地里更容易存活。"




好好还是不大懂。




转头见陆明珠手掌心出现一道道红痕,她惊叫: “妈妈,您手破了。”陆明珠伸出手掌。




她保养得好,手掌细嫩白腻,十指纤纤,一直很漂亮,现在则沾满污泥,还有稻秧留下的划痕。指甲缝里都是泥。




“妈妈的手不做准,农民伯伯的手才是辛苦的手,你可以去看看。”陆明珠告诉她。好好跑去看青田大队长的手。




黝黑、粗糙、布满裂纹,指甲缝里都是黑黑的,指甲黄黄的,掌心还有一块块硬硬的黄黄的皮




肤。




“伯伯,疼不疼?”好好伸手点点他手上的裂口。




青田大队长笑道: “不疼。”




他们早就习惯了,不像城里人那么细皮肉嫩。说完,他补充一句: “我今年才三十。”好好瞪大眼: "和我妈妈一般大吗?比我爸爸小八岁啊!那我得叫您叔叔。"




看着比她大爸爸还老。




青田大队长也很吃惊, "小谢先生都快四十岁了啊?真看不出来。"




以为他还不到三十。




“好好,爸爸的年龄是个秘密,你不要到处乱说,免得人家说我是中年人。”谢君巉一边拔稻秧一边说,结果操作不当,稻秧没扎好。




稻草断了,稻秧散开。




陆明珠的手指比较灵活,捡起来码齐,重新抽一根稻草将之扎紧。“老婆真厉害。”谢君巉赞美她。




转头看大哥,动作一丝不苟,扎的稻秧也是规规矩矩,站在田埂上,像威风的绿小兵,排得整整齐齐,等待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