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陆明珠了解过相关历史,但仍有许多不了解的细节,所以当章振兴派几位幸存的天府之国出身的老兵来送东西,她忙请众人上座。

毕恭毕敬,满眼敬仰,并没有因为他们衣衫褴褛而有所怠慢。

几个老兵都不识字,还有两个落了残疾,面对陆明珠,只觉得手脚没处放,连连推辞。

陆明珠严肃地道:“各位是英雄,我一向佩服得很,岂能怠慢各位?请上座,我给各位倒茶,想听听各位的故事和战友们的故事。”

一个老兵挠挠头,“就是打仗那些事儿,没什么好说的。”

出川多年,习惯在外面生活,他没用方言说话,但带着浓重的口音。

陆明珠听得懂,一边给他倒茶,一边说:“我想听听,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好让后人铭记,永不言忘。”

特地准备录音机,把他们讲述的过程录下来,担心自己记得不全。

这个老兵是第一批出川的儿郎,出川时只有十八岁,“我记得那时候是夏天,穿着草鞋和单衣、戴着斗笠、拎着老旧的□□就跟着出来了,还有很多人都没武器,刚出来没多久,头儿死了,我们就成了没人管没人问的一群兵,被别的军瞧不起。”

根据讲述,他经常奋战于前线,经历过四千多人仅剩几百人的战役,经历过五千多人仅剩十几个人的战役,宁死不做俘虏,同归于尽的比比皆是。

陆明珠噙着眼泪,奋笔疾书。

谢君峣心情沉重,在一旁用录音机录下来。

这一讲就是一个星期,其他老兵做补充,他们不是一批出来的,也不在同一个队伍,但相同点就是他们待的队伍没剩下几个人了。

陆明珠是一边哭着一边听,天天肿着两只大眼睛。

真的太惨了。

书面上的字迹根本形容不出他们所经历的惨烈。

陆明珠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送他们离开时每人送两套衣服被褥和一套生活用品。

面对他们的婉拒,她就说经过章振兴的批准。

每个人的被褥里都塞着一大笔钱,怕被他们发现后送回来,陆明珠当天就和谢君峣携抵扣设备费用的数十箱玉石玉雕、官窑瓷器、丝织锦绣、文房四宝和字画等工艺品,从天津码头登船回港。

陆明珠想早点把剧本写出来,想早点找到傅玉麟。

属于原身的责任,现在已成为她的责任。

到家第一件事,先派人去百德新街的裁缝铺子打听傅玉麟的所在,她自己和谢君峣把带来的礼物给贺云、谢君颢和陆父送去。

亲的才排在最后。

陆父瞪着陆明珠送来的一大块羊脂玉,“送给你契爷的是黄山奇景,怎么轮到我,你就直接送未经雕琢的璞玉?”

虽说体积比贺云的山子还大一圈,但他心里不得劲儿。

陆明珠道:“因为我这回得到的玉雕都配不上您老人家呀!太小了,不够大气。您手底下有世界上最好的能工巧匠,我相信他们会按照您的爱好把这块璞玉雕琢成独一无二的宝贝,到时候别忘了让我们欣赏欣赏。”

其实是章振兴觉得雕刻费时间,这次用来抵扣的玉石以璞玉居多,大块小块都是论斤称重,抵扣价是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眼前这块羊脂玉巨大无比,足有三百公斤,好几个人才抬上船。

真正的和田玉籽料,而且是羊脂玉。

最顶级的玉料,雕琢成功后,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陆明珠还给他提供一个好主意:“爸,我连雕刻的题材都给您想好了,就看您愿不愿意采用。”

“什么题材?”陆父顺口一问。

“壮士出川。”陆明珠道。

闻听此言,陆父愣住了,“你怎么想起来雕刻这个题材了?”

“我准备写一部电影剧本,就写抗战故事,定名为《出川》,或者《壮士出川》,我想把他们的故事拍下来。”陆明珠告诉他。

陆父没有丝毫犹豫地说:“你想拍就拍,我支持你,明辉要是不同意,让他来找我。”

若是不能上映,他负责找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更就是晚上了,我得去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