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竹 作品

152、始皇崽论文(二更合一,240w营养液...)


  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时,曾有一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当英国拥有了大量殖民地,掠夺了大量金银后,本土购买力上涨,商人们通过购入廉价的原材料纺织成附加值较高的布料,或者干脆做成成衣,得到了大量财富,逐渐赶上了依靠土地的老牌贵族。

  老牌贵族为了谋夺更多的财富,便与新兴资产阶级合谋,加速了土地兼并,以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加入这场饕餮盛宴。

  要造成这种现象,需要三点。第一,拥有足够的生产力消化原材料;第二,拥有广袤的市场消化商品;第三,贵族(即地主阶级)的权力足够大,国家控制力不足,不能抑制土地兼并。

  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本来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但朱襄带来了棉花,雪姬发明了棉纺织机,再加上朱襄从后世带来的经济学理念,利用秦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强行制造出了这个现象。

  若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水平,楚国比起英国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时远远不如。

  但秦国通过调配资源,短时间内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此时棉布又身兼"商品"和"货币"两重功能。这一切,让朱襄预想中的情况得以出现一-楚国贵族贪婪地加剧了土地兼并,改粮为棉。

  楚国目前出现的情况虽然表面上和英国的"羊吃人"运动相似,本质却有很大差别。

  英国的"羊吃人"运动是可持续的,跟随当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是社会变革的体现;楚国的改棉为粮现象只是秦国的计谋,无论是秦国停止对楚国平价商品供应,还是楚国有识之士发现棉布泛滥,发布诏令禁止棉布成为货币,都能立刻停止这种乱象。

  英国的"羊吃人"运动对底层人民而言十分可悲,但长远来看促成了生产力关系的转变,是"有代价的进步";楚国这场乱象不会造成生产力关系改变,顶多让有识之士吸取一点经验,提前货币改革,只是秦国统一天下的经济战而已。

  "楚王对封君的控制力极差,无法管束贵族掠夺农人的土地。现在七国争霸,都以耕战为根基。大量自耕农消失,就代表着国家的军队实力消失。"在一切尘埃落定,秦国即将收网的时候,朱襄对已经看到乱象的学子们讲课。

  这些学子中大部分都是鲁儒。鲁国被楚国所灭,他们一直关注着楚国的情况。

  被迫"下基层"让他们满腹牢骚。牢骚就像是一把锉刀,慢慢磨平了他们的天真和偏见。有的人在被磨的时候放弃了跟随朱襄,去他国另寻机遇;留下的人开始自省,将视线从竹简木牍中移到了现实中。

  这个时代读书人是少数,能从有限的文字中领悟道理的人,天资都不算差。

  朱襄在带来的学子们心思沉下来之后,开始在闲暇时为他们讲学,出差时也会将他们轮流带上,告诉他们扎根在土地上的道理。

  这次楚国之事,他也拿来当了教学内容。

  赢小政坐在课堂上,与学子们一同仰头看着朱襄手持炭笔,在刷了石灰的白色木板上书写。

  "楚国执行的就是周朝最传统的分封制,从楚国现在的乱象,你们就能看到周朝衰落的原因。"

  "现在楚王身边的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问题,楚王颁布诏令,严禁农人种棉花。

  但楚王没有、也不敢触及根本,那就是禁止贵族掠夺自耕农的田地。所以这个诏令没有任何用处。你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何楚王看到了问题,却不敢解决这个问题。"

  "楚国的贵族能做到封君的地步,都不可能愚蠢。他们不会看不到自己掠夺农人土地的行为,会为楚国造成多大的危害。为何他们看到后仍旧要这么做?楚国封君所追求的利益和楚国本身的利益有何冲突?这不是"他们道德低下、他们目光短浅"所能一言蔽之。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你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将来天下人富裕起来,秦国也可能渐渐出现这种情况。直接强行停止商业是最简单的解决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可取。我先告诉你们结论,然后你们根据这个结论去寻找原因。等你们找到原因之后,就能找到解决这件事的正确方法。"......

  朱襄一边给他们讲解楚国的现状,一边为他们布置了论文课题。

  朱襄了解了所有跟随他学习的学子的情况,心中将他们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分层抽签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论文,每个小组中上中下三等学子都有。

  他不会将"分等"和"等级"告诉别人,连赢小政都没告诉,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这样既能让优秀的人带动平庸的人,也不会造成学子们的隔阂。


  不过嬴小政的分组与其他学子不同,他只和蒙恬、李斯、韩非一组。

  但仔细一想,这似乎也是上中下三等都有了。

  嬴小政在朱襄心中当然是最上等,李斯和韩非中等,蒙恬就"我是谁我在哪"拖后腿打杂。

  虽然把蒙恬放到其他学子中算"上等",但在这个小组,他就只能打杂了。

  赢小政嘟着嘴,将笔夹在了鼻子和嘴唇中间,嘟囔道:"舅父,你教给他们的学问真的是他们能学的学问吗?"

  朱襄看着赢小政这顽皮的动作,心中再次遗憾没有照相机:"政儿为何这样问?"

  赢小政道:"这是为君为相的学问。"

  朱襄失笑:"每个学子都有成为相国的理想。再者,将来他们若当郡守、县令,和相国也差不多。"

  赢小政道:"一郡之君之相,和一县之君之相吗?"

  朱襄点头:"而且就算他们一辈子用不上我教的学问,学会思考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在山间水畔约三两好友指点江山,不是很有趣吗?学不一定用,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赢小政保持着用嘴唇和鼻子夹着毛笔的姿势,趴在桌子上道:"舅父又要说我太功利了。"

  朱襄哭笑不得:"我可什么都没说。"


  朱襄把嬴小政鼻子下的毛笔抽走,用毛笔点了点嬴小政的脑袋:"别乱猜,我没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