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作品

第793章 明察暗访医疗领域

  老妈妈一脸欣喜的说:“说什么胡话,不吃药才是最好。王书记是大好人,心里头想着咱们老百姓!如果真能报销那么多,你就能轻松些,不用打两份工了,妈拖累你了!”

  “妈,看您说的,还不是为了我们几个,您才落下一身病,无论如何,我都会把您的病彻底治好,让您享清福!”

  夜已深,医保局大楼灯火通明,单位的业务人员还在加班加点的研究政策、方案,局长马明专门定了夜宵犒劳干部们,说道:“辛苦大家了,王书记催的急,10天之内必须把初稿拿出来!”

  “局长,您就放心吧,干这活一点都不觉得累,医疗新政能从大家手里搞出来,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叫为人民服务,干这工作我们有劲!谁敢保证不得病?就算咱们吃财政的都受不了大病,更何况老百姓,医疗新政一出,能造福多少家庭呀!”

  “是呀,局长,谁没个头疼脑热的?一家老小,一年省出来的医疗费用,做什么不香?您放心,我们一定让方案力臻完美!”

  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了拍手声,大家抬头一看,竟然是市委书记王鸿涛,身后还跟着两人,提着满满两袋子东西。

  王鸿涛笑着说:“下班的时候看见你们灯亮着,估计是在加班,就送点吃的。刚才这位同志说的好,我们制定政策,就是要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大多数老百姓受益。一些地方制定政策时常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导致‘不易操作’‘不合时宜’的政策频频出现,有的政策‘短命’,有的盲目‘画饼’,有的完全沦为‘空文’……这些政策都饱受基层干部群众诟病。

  政策的生命在于执行和落实,避免陷入‘万分正确、十分无用’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不因地制宜、因事而异,起不到效果,没有实际意义,这样的政策不要也罢。

  好的政策既要‘十分正确’,亦需‘万分有用’,标准就是为群众增添获得感和幸福感。好政策从何而来?肯定不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到基层,去一线倾听干部群众的声音,汇集他们的所期所盼,多一些脚下粘泥的走访、调查研究得来。

  政策制定必须‘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实践’,这样的政策生命力才能旺盛。”

  局长马明带头鼓掌,恭维道:“书记,您的指示太及时!神州县的免费医疗、银州医改都是您亲自操刀制定的政策,这方面您是绝对的权威,还请书记经常知道医保局的工作,让长安医改新政真正能落到实处,惠及千家万户!”

  “马局长,下周一去银州考察学习,你选一些业务骨干,去银州实地看看,可能你们会收获良多!”

  第二天,王鸿涛没有去单位,而是带着陈剑飞和市纪委副书记杜龙去医院明察暗访,亲自去看看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

  到了市人民医院,王鸿涛戴上了墨镜,说道:“先去收费那看看,我看过一份材料,有部分患者到卫生院药房买零售药都是‘自费’,并未纳入医保账户报销。而这些零售药品一旦披上‘马甲’,就变身成了‘公费’。本应给居民报销入账的所谓‘自费零售药’,成了某些人借用他人名义套取医保补助资金的‘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