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 作品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观

    “很好,想法很不错。”

    朱祁玉认真的看了许久的奏疏,才慢慢合上说道:“想得挺美的,也计划的挺周详的,但是不能建,兴安,归档吧。”

    徐有贞的奏疏非常好,但是朱祁玉不能批。

    徐有贞一听就有些急了,急切的问道:“陛下,黄河水,大江桥,治不好,修不了。”

    “臣这个奏疏为什么不行呢?”

    “而且陛下,只需要一百七十万银币,工期三年到五年,就能建成,从此天堑变通途啊!”

    徐有贞在奏疏中,提到了他的畅想,他想在长江上建座桥。

    确切的说是徐有贞在武昌府规划了三个修桥的路线。

    从武昌蛇山到汉阳龟山;从武昌凤凰山至汉阳龟山;从武昌徐家棚至汉口。

    还进行了桥梁设计标准、桥式选择、工程预算方面,作了详细规划。

    规划十分周详,连工程预算都做好了。

    以徐有贞简在帝心,圣卷正隆的状况,徐有贞这桥,但凡是修的有一点问题,那徐有贞自己脑袋搬家事小,连累家人事大。

    徐有贞的想法不可谓不大胆,而且提出了三种修桥的方法,每一样,徐有贞都进行了一番验证,切实可行。

    朱祁玉倒不是担心奇观误国,一百七十万银币,就是户部不肯给,大明皇帝从内帑划拉划拉,也能批给徐有贞。

    朱祁玉看着徐有贞十分确切的说道:“三丈深的旱期修筑河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你的想法都很不错,但是目前大明造不出来。”

    “而且你提出的钢架桥,想法更好,但是你知道你这一座桥需要的钢,要多少吗?”

    “以眼下大明一年所有产的钢都给你,都不够,而且这钢料还不见得能达到你的预期。”

    徐有贞喃喃的说道:“造不了?”

    朱祁玉肯定的说道:“造不了。”

    大明的钢铁产量与质量,是限制大明皇帝敲奇观的根本原因。

    主要是质量。

    不是他不想建,是大明眼下的生产力,真的做不到。

    徐有贞确定旱涝期,是为了疏浚长江主干道,这一点上,徐有贞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来职务。

    朱祁玉和徐有贞聊起了长江主干道的疏浚事,这是目前大明能够实现的,而且经过长期的疏浚事,大明的工部也能积累技术经验,这些经验极其宝贵。

    “疏浚乌江的时候,就没有当地的土司阻拦你们吗?朕知道乌江沿途的码头可不少。”朱祁玉疑惑的问道。

    徐有贞没有犹豫的说道:“有。”

    “都是怎么解决的?”朱祁玉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杀。”徐有贞言简意赅的说道。

    徐有贞赶忙解释道:“最开始疏浚乌江的是大明的四威团营,昌平侯杨俊杨都督,哪里会惯着他们?”

    “最开始疏浚的时候,就有人暗地里下绊子,被杨都督剿了几次之后,便没人阻止了。”

    杨俊平定播州杨氏的叛乱之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清剿余孽的平叛工作,随后又在贵州驻扎了一年才开始回京。

    襄王南下贵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贵州地面,从军管状态,改土归流,恢复民生。

    军管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余孽就是个框,啥都能往里面装。

    从贵州到京师一封书信要走九十天,杨俊事无巨细的奏禀,再得到朝廷回函后再行动,那黄花菜都凉透了。

    朱祁玉了然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有人阻挠水路疏浚事,羁押、查补,该砍头砍头,该流放流放,别惯着他们。”

    “长江主干道的四万里水路疏浚事,朕就交给你了。”

    “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就说。”

    徐有贞想了想问道:“陛下,当初昌平侯杨俊在贵州组建了将近两万的工营军,能不能将他们纳入朝廷京营的范畴?”

    “这长江主干道的四万里,长江总里程近二十万里水路的疏浚事,以及日后巡检司巡检等事,都需要他们。”

    这两万的工营军朱祁玉知之甚详,昌平侯杨俊对这件事事无巨细的禀报过,疏浚水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需要一只专业化的工兵营进行技术积累。

    朱祁玉说道:“此事昌平侯已经跟朕提过了,兵部那边正在核准,过几天就廷议,应当没什么问题。”

    “还有其他的需要吗?”

    徐有贞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已经没有什么想要的了。”

    徐有贞说的是肺腑之言,之前他去张秋治水,就带着朝廷一纸公文就去了,后来到了靖安治理河套,他用掉了朝廷二百九十万银币的预算,到了治理乌江的时候,他有了一批极其专业,人数高达两万人的工兵营。